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85|回复: 23

【将于995期班组天地选登】从“中国实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生产”看民族创新

发表于 2010-7-1 11:36: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从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到成为胰岛素专家,冷春生迈出了一大步;从实验室到工业化、产业化,冷春生的团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冷春生扛起了民族创新的大旗。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冷春生团队的一小步,是国人民族创新的一大步。
        这篇报道再一次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支撑,是一个企业创建品牌的重要路径,是一个团队在竞争中取胜的生命活水,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缺的台阶。改变中国制造的现实局面,实现更多的中国创造,我们的企业能够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身为中国人,身为企业员工能够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诚挚邀请大家都来说说你的想法……



创新驱动攀高峰
——记全国劳模、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专家冷春生
《工人日报》(20100624 01版)本报特约通讯员 本报记者
近日,8位国际著名生物医学专家在参观吉林省通化东宝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工程后,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没想到,中国能实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工业化、产业化,生产出世界尖端技术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他们更没有想到,中国能闯入世界三强、结束西方发达国家对胰岛素全球垄断的历史。

这位攻克了世界难题的人,就是通化东宝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专家、全国劳模冷春生。

科技创新,挑战世界难题
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2.4亿人。其中,中国有糖尿病患者9200万人,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而糖尿病的克星——胰岛素,只有美国和丹麦能生产,大多数国家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实现工业化产业化成为世界性难题。

通化东宝公司董事长、全国劳模李一奎,为打破外国对胰岛素的长期垄断,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创造世界品牌,生产出自主品牌的胰岛素。

20055月,刚满32岁的冷春生,怀着让千万糖尿病患者用上中国自主品牌胰岛素的壮志,勇敢地挑起了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制剂研发和将其实现3000公斤产能工业化、产业化的重任,挑战世界难题。

以往生产胰岛素都是从猪胰脏中提取蛋白酶,而产能扩大到3000公斤需要大量蛋白酶。有人提出在大型屠宰场附近建厂提取,但冷春生认为不妥。经过数百次试验,他终于研究出了基因重组工程蛋白酶,不仅降低了几百万元的生产成本,还使东宝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绝对无动物源,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实现胰岛素工业化产业化,要将原来的5000升生物反应发酵罐扩大到3万升,别说国内没有,全球也是最大的。冷春生亲自与外国设备供应商绘制图纸,自己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动手安装调试设备,硬是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然而,创新的路并不平坦。2008年春节,远在欧洲出差的冷春生接到电话:新建的发酵罐里的菌种不适应扩大的规模,大面积死去。冷春生意识到,如果失去菌种就会前功尽弃,他在飞机上苦苦思索,设计了几种解决方案,回国后连家门都没进,一头扎进实验室,死看死守昼夜奋战,终于为胰岛素产业化培育出世界上最稳定、最高效的生产型菌株,奠定了中国胰岛素产业化的基础。

2008630是中国医药永载史册的日子,年产人胰岛素冻干粉3000公斤、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装置一次性试车成功。它采用优越全新的工艺路线,只用了16道生产工序,比美国礼莱公司少了17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年10月,通化东宝拿到了GMP认证,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世界第三个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工业化生产的国家。

20099月末,冷春生主持设计施工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针剂项目顺利达产,形成了年产卡式瓶4000万支、西林瓶3000万支的生产能力,为糖尿病患者送去了福音。

团队创新,为国争光
冷春生不仅是基因产品的研发者,而且带出了一个智慧的群体,释放着整体的能量。

前几年,美国礼莱公司找到通化东宝董事长李一奎,要买断东宝的胰岛素,理由是:他们有一支强大的博士团队做技术支撑,通化东宝根本不具备这种技术实力。李一奎果断拒绝。

对此,冷春生心里憋着一股劲,他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技术创新团队,用行动证明中国人不仅有能力自主研发胰岛素,更有技术力量支持胰岛素工业化、产业化的生产。

因为设备超大,造成首次胰岛素产率极低。请国外专家来,得停产半个月,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冷春生判断,是柱塞板出了问题。他带领着自己的创新团队,一吨重的柱塞板就靠双手剥茧抽丝一样细细拆分,犹如给设备做一场大手术。果然如冷春生所料,柱塞板密封圈漏了。他们手到病除,测试达到理论指标。外国工程师心服口服地说,东宝使用和解决设备问题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

冷春生带领的这支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创新团队有20多人,平均年龄32岁,70%是大学本科。冷春生言传身教,将不畏难、不畏强、不服输、努力钻研、大胆开拓、永不放弃的精神注入了他的团队。“我们这支队伍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可以和欧美任何一只博士团队抗衡,是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团队。”他自豪地说。

冷春生就是带着这支敢打硬拼的创新团队,跨越了一个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攻克了一道道世界难题,生产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美国胰岛素专家组闻讯专程赶来,他们化验后的结论是:通化东宝的产品和他们的质量完全相同,与国际同类产品具有同等疗效。

长民族志气,扬中国国威!至今,中国自主品牌通化东宝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及制剂“甘舒霖”已完成了40多个国家的注册和现场检测,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汇8000多万美元。

实践创新,勇攀高峰
在尖端科技的殿堂里,汇集的往往是学者和专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冷春生这位攀登生物制药尖端科技高峰的人才,竟是一名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

冷春生出生在集安市一个农民家庭。1997年吉林化工学院毕业后,来到通化东宝搞基因人胰岛素。他如痴如狂地学习,6个月就学会了常人两年才能独立操作的高效液相技术,3个月就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大学两年才能完成的专业学科。1998年,东宝来了一批搞认证的美国博士,他们看中了冷春生的执著和勤奋,纷纷把各自学科的实验交给他去做。

就这样,冷春生这个生物制药领域的门外汉靠着一股“钻”劲,挑战自我,闯进了一个个未知领域,奇迹般地跨越了一道道学术界难以逾越的鸿沟,实现了对尖端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跨越,为日后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工业化、产业化做足了知识储备。

冷春生放飞思维,顽强探索。1999年,25岁的冷春生发现由于生产中没有检测方法,胰岛素的质量难以保证,而国外的检测方法完全保密。他尝试在检测中使用新试剂,创造出了世界仅此独家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胰岛素检测新方法,实现了在胰岛素生产过程中同步监测,使东宝生产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纯度高达99.5%,高于欧美药典98%的要求,为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破传统定式,靠实践创新攀登。年产3000公斤胰岛素原料药工程的建设,按照现行工艺,需要订购价值近500万美元的离心机。冷春生不为现有工艺所束缚,大胆砍掉了这些设备。旧工艺生产产品需要40多个小时,产品裸露在空气中,无法保证质量。而冷春生设计的新工艺,仅用30小时,产品封闭在管道里,提高了质量,还节约资金4000多万元。

据统计,冷春生进行大的工艺创新改进共12项,为企业节约资金2亿多元。

冷春生敬业求精,干起活来玩命,同事们都管他叫“夜猫子”、“工作狂”、“实验迷”。冷春生的爱人徐树翼说:只要看到他眼睛发直,就知道他又在思考了。夜里,他常常是一有灵感就马上爬起来去单位。他常常几天几夜蹲在实验室里,甚至一两个月回不了家,就连爱人生孩子,他也没陪在身边。饿了嚼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连续的奋战使他“上火”牙痛,竟一次拔掉了两颗牙。由于长期睡在潮湿的工地,他的大腿皮肤溃烂了,试车成功后,董事长李一奎硬是把他从工地拉进了医院。

探索、攀登、创造、奉献,冷春生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2002年,他作为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研发者之一,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他主持的《年产3000公斤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项目》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被评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今年,他又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创新,民族的灵魂;创新,时代的呼唤。冷春生正是靠着创新的大胆实践,让中国创造成为全球竞争的新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1:42:34 | 查看全部
一条振兴民族的路;一曲兴旺民族的歌;一篇谱写民族的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1:43:17 | 查看全部
冷春生是中国人的骄傲,他打破了中国制造的常规,实现了中国创造,这个非常具有代表意义,这种创新精神是目前国内这种中国制造的氛围中迫切需要广泛宣传的,我们作为员工应该怎么做?
个人认为,干好本职工作是前提,思想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创新,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创新意识,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只要国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相信还会有五大发明、六大发明,甚至更多的发明,这些发明也必将改变现在的社会,使中国在富强之路上迈开更加坚实的步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1:45:39 | 查看全部
一条振兴民族的路;一曲兴旺民族的歌;一篇谱写民族的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1:48:14 | 查看全部
创新,民族的灵魂;创新,时代的呼唤,创新更是企业前进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1:51:08 | 查看全部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一些事物被冠以“落后”“低端”的烙印。中国的治理有一句政治名言:“任何小事,乘以10亿,都会变成大事;任何大事,除以10亿,都会变成小事。”我们就是以这样的“落后”“低端”一直在勇敢的攀登。我们期待“中国制造”有一天变成“中国创造”,但是我们每一天,不都是在创造吗?
    所有人都是在试图征服高峰,但是最先登顶只有一个人。他从高处俯视我们,认为我们很累,需要他放下通往顶峰的绳索,我们只要伸出手,接受那些帮助,就可以很轻松的达到顶峰,但是我们也失去了一次奋斗的机会,一次创造的机会。
    当我们到达顶峰的时候,我们高呼:“我们成功了!”
    他们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上来!?”
    一山更有一山高,我们无法判断我们是否站在了世界最高峰,而且,谁又能肯定,今天的最高点,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坚挺?我们站上了这个顶峰,这不是终点,而是又一次攀登的起点。
    我们不期望让所有人都顶礼膜拜,但我们期待俯视天下的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1:59:06 | 查看全部
看了之后真的是令人感动,令人自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吧,这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气息与民族自豪感!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创新、失去创新,那么就必将被压倒在历史的车轮之下。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咱们工人有力量”已经不是也不能再是单纯的体力支配,而是要充分运用我们中华名族的伟大才智去发挥、去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占到国强民强的高峰上!
冷春生是我们学习的有力榜样!
最后用引用冷春生的话与大家共勉:"真正的“保密”,就是不断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2:00:36 | 查看全部
创新之艰辛,创新之光荣,创新之伟大,创新精神最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2:04:48 | 查看全部
我是吉林省人,家里也有患者,很清楚这个创造意味着什么,这个创新意味着什么。

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乃至个人成功的保障。就本文介绍的创新成果来说,更是那些患者及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2:21:12 | 查看全部
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钱学森,面对“糖衣炮弹”、美国政府迫害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回国!
中国并不是缺少最尖端的技术人才、科研专家,冷春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令人惋惜与遗憾的是所谓的专家、人才全部变成了美国人、德国人....但还要站在中国演讲台上我爱祖国、我是华裔,我想说这样的话真的没有分量!由冷春生想到面对我国人才的流失,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