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8-3 11:13:59
|
查看全部
3.第三方平台监管能力有限,谁来监督?
不少粉丝对集资也产生了警惕心理。“有人质疑后援会会从中抽成,或拿之前集资的钱来‘插旗’,或者‘填坑’(填补后援会其他的资金空缺)。”君君告诉记者,尽管后援会会在集资结束后公开收支明细,但由于带有滞后性,集资款项去向不明的情况并不少见,数额不高时很少会有人深究。
“有时候粉丝管理层内部有矛盾,对钱的使用有争议,公开明细时就会互相推脱,严重的时候就不了了之甚至携款消失了。”小希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追星粉丝年龄普遍比较低,有一些所谓‘大粉’可能还没上大学,这样的情况也让人不放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集资渠道,除了倍受怀疑的扫码集资外,大多数粉丝后援会会通过Owhat和摩点两个平台进行集资,只要是公开的集资项目,所有人都能在平台上看到项目的发起人与项目进展情况。
但第三方平台对集资项目的监管有限,Owhat表示,集资项目仅与发起人与集资者有关,如发生发起人收款后未提供相应服务的情况,Owhat将按照规定向支持者提供发起人的相关信息、相应应援项目的数据信息,协助警方跟进处理。而摩点则表示,不对项目真实性作出任何承诺。
在张力看来,粉丝集资这一新型集资现象并非洪水猛兽,既有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法律进行规范的新问题。他指出,在当前粉丝集资相关法律规制欠缺情况下,有必要加强对集资发起者的资质审查,仅凭集资发起者的自律显然是不够的。
在资金的后续花费过程中,陈际红强调,资金使用人有义务留存相关的交易明细单据并予以公示,以接受粉丝们的监督。“就算没有书面的声明和协定,双方的约定行为也成立。”
尽管粉丝集资是出于对偶像的喜爱,但这并不等同于“用爱发电”的公益项目。受访专家仍希望出资粉丝提高警惕,若发生卷款跑路现象,并不排斥通过提起相应的民事诉讼来进行维权。
由于涉及相关举证责任的问题,出资粉丝需要向法庭出示相关出资凭证及能够证明“粉头”侵害自身出资权利的相应证据,张力建议,粉丝出资时要留存好相应的出资单据以及转款记录。
“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粉丝出资时可以要求募集者签订相应的资金使用协议,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张力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发生跑路情况时,降低粉丝维权可能因举证不能而产生的败诉风险。
此外,由于粉丝集资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受访专家呼吁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建立对于粉丝集资行为的有效预警机制,以应对粉丝集资可能出现的风险。
“粉丝集资具有人群不特定、分布广的特点,同时因为集资金额较大,相关监管部门有必要对集资发起者的资质进行审查,也有必要对集资发起人规定相应的准入门槛并明确其在集资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张力建议。(杨景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