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回复: 0

[转帖专区] 超七成受访者寒门学子感谢贫穷代表乐观的生活态度

发表于 2018-8-4 14:10: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新京报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对此,我们需要关注什么?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 旁边评论

  “感谢贫穷”是为了走出贫穷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贫富之分,最根本的两个原因在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是个人天赋、才能上的差异。对于前者,我们需要通过不懈的改革,来消除造成贫穷的社会因素,为民众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对于后者,政府往往通过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来为底层民众的生活兜底。

  而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贫穷,都不是人们和社会乐见的。没人愿意选择贫穷,相反,贫穷最大的坏处就是限制了人们的选择。所以北大女生王心仪《感谢贫穷》的文章一经媒体传播,就引起舆论哗然。不少人反对王心仪的观点,对炮制感谢贫穷这种“鸡汤”的媒体更是心生反感。

  其实,从王心仪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女生对贫穷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尽管引起了不少争议,民众对其乐观、坚毅的生活态度也非常肯定。而通过争论,人们也进一步认识到“赞美苦难”的陈旧观念应该被摈弃了。这也许才是这次舆论风波的可取之处。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都是人们向前的动力,期待这位乐观的女生经过北大生活的洗礼,掌握帮助更多人走出贫困的力量。毕竟,“感谢贫穷”不是目的,走出贫穷才是。新京报评论员 陈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