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8-6 11:06:33
|
查看全部
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徐迅,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谢家顺和本书作者解玺璋出席活动,与各界读者一道分享了关于《张恨水传》的阅读感悟。
孙郁认为,《张恨水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解玺璋从中国老百姓的鲜活视角出发,还原了张恨水所生活的年代中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这其中有借鉴西方小说的写作,有传统的士大夫的写作,也有市民文学的写作。“读过了《张恨水传》,不仅发现了传主的曲折的人生轨迹,对我而言,重要的是窥见了解玺璋内心隐含最深的部分,那是他对于自己旧梦的一种代偿。就自己的阅读经验而言,我觉得会有许多人喜爱这本书,它的价值,将在今后日趋明显地显示出来。”
曾任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恨水研究》副主编的徐迅说:“解玺璋先生几次到张恨水先生的家乡,我都陪着他。我早就知道他有心想写张恨水,因此见面也总是问着。我几乎是一气呵成读完了他的《张恨水传》,这是一本文化感非常强、非常厚重的一本书。书中既有文学的味道,也有文史的味道。”他认为,张恨水先生作为一个“北漂”,北京这座城市包容了他,也成就了他。“30年的报人生涯,让同为报人的解老师颇有同感地完成了《张恨水传》的创作。我觉得这本书是张恨水研究这五年来很大的一个文学成果。”徐迅说。
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谢家顺表示,“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张恨水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之多,经历之丰富,他所表现的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现状,我们甚至可以当做一本颇具艺术性的历史书来读。”
他说:“我得知解玺璋老师创作《张恨水传》是在2014年前后,历时五年的打磨,解老师把学术界研究张恨水的成果,很好地吸纳到了自己所写的这本最新传记里。20个章节,既点出了张恨水的一生,也把过往对张恨水先生的一些误解纠正了过来。”
提及自己此次的创作,解玺璋说:“从出生到去世,张恨水一生72年的人生经历,我把它分成了20个章节,每个章节突出介绍一个侧面,通过这些不同的侧面,立体且较完整地体现了张恨水其人。”
他认为,写北京、写老北京生活,写的好的有两个人,一位是老舍,一位是张恨水。张恨水笔下的北京,既有千年古都敦厚宽容、平和幽默的文化底蕴,又将新文化融入萧散悠远的古都韵致之中,更营造出一种兼容并蓄的人文气息,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审美趣味和情致。在他的千余万字的小说、散文、小品中,为我们保存了昔日北京鲜活、生动的形象。读其书,令人浑然如温旧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