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8-8 12:55:03
|
查看全部
在经济上,坚持新发展理念,走新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领域学习和引进了西方的许多先进理念和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就是市场经济与市场机制,以及私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领域的确立与发展。而这又必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包括私有观念、个人主义等多元思想的激荡和传播。但在十八大之后,我党同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公有制在经济上的主导作用,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是完全正确的,是我们在经济领域既坚持正确方向、又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又较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正确道路。我们在今后必须认准这个正确路子,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既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抵制全盘私有化歪风,又继续支持和鼓励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鉴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工作就必须围绕解决这个矛盾发力。党中央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这个方向,因此,我们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此,除了要在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外,还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管理的权力,真正形成民主治理。而这两个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有更多的管理参与,更有助于制定和落实“成果共享”的政策,保证分配的进一步公平;分配的进一步公平,又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民群众成为了社会生活主体,“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不是一句空话,这也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并全面从严治党;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些举措,既保证了无产阶级政权不变色,又纠正和避免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种种“左”的思想和做法;既避免了完全照搬资本主义而走上“邪路”的种种潜在问题,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远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这一思想的重大世界意义,根本在于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伟力所在,也是广大基层领导干部需要不断学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精髓。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