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8-10 15:46:32
|
查看全部
那些没“同意”的
今年6月份,vivo发布了新的旗舰机型vivo NEX,这款手机安装了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在用户需要拍摄时镜头会升起,挺有互动感的设计。
但在上市之后这款手机就开始出现了诡异的现象:明明没有自拍,摄像头却升起来“瞅”你一眼,再默默地缩回去。
但这并非是手机故障,也不是“鬼故事”,而是部分APP在不需要拍摄的时候照样获取了摄像头权限。虽然部分涉事APP在后来的回应中表示不会真的去“偷窥”用户,但这仍属典型超出隐私授权范畴的 越界获取隐私数据行为。
在去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明确指出,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订个酒店,为什么手机的摄像头弹出了?在线看个视频,为什么要读取位置信息?进行网购,为什么要读取我的运动数据?更关键的是,这些越界得来的数据,后来都拿去做了什么……
360显危镜平台通过对市场上主流移动应用进行随机化采样,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扫描分析,并结合其大数据平台全网应用监控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发现仍有许多APP存在动机不明的越界收集用户敏感隐私数据行为。
数据来源:360显危镜平台
360Vulpecker Team负责人、高级移动安全研究员周烨表示,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出台,但是许多APP仍然存在滥用权限,收集用户敏感隐私数据的行为。如今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手机APP也衍生出很多种类如通讯社交,新闻阅读,金融理财,生活服务类等,不同类别下的一款APP申请的使用权限也越来越多,在没有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不同类别APP难以划分界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