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8-14 11:37:26
|
查看全部
水问老师给予的指导:
1、首先提取我们这个行业或岗位的人效的评价指标,
比如销售或者经纪人的人效是否可以取签约量或者其他业绩体现核心要素,举个简单的公式,人均签约量=总的签约量/总的经纪人人数,要评估人效上升还是下降可以按周期做同比分析、环比分析。
2、看划分维度,先看总的,再看分的,比如先看部门,再看小组,再看个人,透视完数据再找原因。
比如人员结构、人员配置、人员素质、人员培训或者市场环境影响,因为做分析肯定是要解决某个问题,但解决一个问题先要找到原因,原因找到了,哪里不行补哪里,也就是全模块打通做。
3、因为公司在创业初期,还是要做好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比如岗位设计,定岗、定编、定责、定人、定薪有没有落地且有效推动。
根据岗位招聘优秀的员工,入职后有没有做基础的培训,比如商务礼仪,沟通、谈判技巧等,培养员工岗位技能,保留关键人才,挖掘员工潜力,配套的薪酬绩效体系…
总之先选取指标,做同比分析或环比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胡全华老师给予的指导:
案例是集团化内部组建的一支初创型的团队。
对于初创型团队是要有突破点的,比较着急解决的应该是销售或者营销这方面,因为有业绩支持才可以生存下来,所以薪酬政策应以事业驱动为激励导向,这样团队才能有干劲先拿订单。
围绕着市场导向的薪酬福利的策略有很多种,有的企业用股权激励,比如创业型团队的核心骨干可以配一定的股权,这样他会全力以赴开拓市场。
薪酬政策激励的制度设定好之后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团队个人意愿度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钱芳老师讲的培训,要尽快建起来,培训搭建解决的是团队能力的问题,培训的内容从做事的方法、流程等去做,逐步完善。
我们公司是厂房租赁,模式跟案例所提相似,其实租赁是一种服务性行业,最重要的是服务的质量。
客户对你服务价值的体验度,这一点要非常关注,所以这个团队的文化不是流程性下的酬薪模式,更多的是一种服务礼仪方面文化的培养结合有激烈的薪酬模式。
夏莉莉老师给予的指导:
对于创业性公司来讲,一定是一人多岗,团队成员能力互补的状态居多,会带来的问题是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人,以经验传承工作,没有形成约束的机制或流程,所以需要HR关注一些优秀的员工,将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可复制的工作流程或行为准则,可以通过培训、分享、带教、实践等环节的设计,提升成员的综合能力。
HR只要用心做,员工一定感受得到。
案例二:
医药集团,国企,处于改革阶段,总体来说是在收缩战略,本部主要是管理职能,下属多为参股企业(其中1家上市公司),控股企业2家(盈利能力弱),都知道国企的通病是效率低,人浮于事,决策效率低下,部门间内耗大,员工普遍存在养老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又面临国企改革的不确定因素,员工存在不安情绪。绩效考核员工差异不大,缺乏激励性。我期待得到的指导是在改革的背景下,员工关系怎么维护才能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钱芳老师给予指导:
一谈到国企的通病,感觉话题有了些许的沉重。从经济学角度讲,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都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不如私人企业的效率。问题出在哪里呢?
国企有其社会功能及政治含义。
现有的国有管理体制也是在改革的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国企的管理者决策有时是要考虑到政府政绩等,因此就会影响到决策动机。
再者国企管理者的终身制,导致形式上的优化结构对提升运营效率不会有大作用。
因此,国企本身如果不纳入到竞争性领域,干部、员工的身份不做彻底改变,企业利润的盈亏与管理者、员工没有直接的挂钩,就无法改变人浮于事的现象。
当业绩与激励直接挂钩的时候,人的本能就会激发出来。
除了上述原因外,国企体量庞大,资产规模大、组织人员多、组织层级多,这是管理上讲的先天劣势。
要想反应迅速,还需要打造敏捷型组织,从架构上做必要的优化调整,这可不是小手术。
对于短时间组织架构调整不好操作的公司,HR可以从其他角度先行。比如,从企业文化的塑造、员工心态的引导、流程的优化方面,都可以寻找突破口和工作抓手。
因此,管理身份转变、组织架构再设计、员工心态引导、人才盘点、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塑造、流程再造、优化相关制度,都是可以入手的点。
引入职业化、专业化的团队,起到鲶鱼效应,让存在依赖思想、想一辈子轻轻松松的养老的员工,感受到危险和威胁,从而激发出内趋力来,也是解决效率低下的办法。
企业战略意图不清,员工不知道未来是何方,没有目标,看不到前景,必然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工作积极性上,同时薪酬结构处于低薪酬战略,够稳定,不够激励。更会导致高能力员工的流失。
制订游戏规则(制度),落实员工关怀,塑造企业文化,重塑员工对企业的信心,激发工作热情,设定短期考核指标,并帮助员工改善绩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这些都会让心暖起来。
工作的工具进行一定的改善,比如信息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不大改动组织架构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能、打造学习型组织,提升员工学习力,能做的,真的很多很多。
现在的时代,不是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而是人才管理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盘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让之前3个人干1个人的活,拿2个人的工资,先变成3个人干2个人的活,拿2个人的工资,最后转变成3个人,干5人的活,拿4人的工资。
所以说盘点很重要。每一件人力资源的工作,都需要强大的支持,当呈报给领导者一份改变其世界观的方案时,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HR小伙伴,我们不仅仅是服务者,更是辅导者,帮助企业前行的军师。
国企盘根错节的问题和关系很多,改善从小事儿做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