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4|回复: 0

[转帖专区] 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能量

发表于 2018-8-14 17:53: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杨昊

  前不久,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上线,在年轻人中“圈粉”无数。这部“网红”纪录片一集介绍一件国宝,每集只有5分钟,文物以第一人称自述或以第二人称与观众对话。清新明快的风格,精美走心的制作,“干货满满”的内容,让网友直呼“充电5分钟,穿越数千年”。

  这部纪录片创作团队中有许多活跃在考古一线的青年学者,其中不乏90后,为保证作品质量,一集视频有时能打磨大半年。在坚守内容核心的同时,这些创作者紧跟时代韵律,为观众娓娓道来穿越千年的故事,用时尚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群体中“活”了起来。

  从故宫文创类产品热卖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广受各界欢迎,互联网赋能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树立了传统文化扎根年轻一代内心的典范,也激发了年轻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在视频网站的弹幕中不难见到这样的评论:“看完节目好想去各大博物馆看一看”“文博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弘扬”。许多网友在看过节目后选择去所在城市的博物馆参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丰富知识储备;还有人写书法、制作绘画集,自发创作国宝周边文创产品,用创意让更多人领悟到传统文化穿越时光的魅力。这样的互动正是文化传承的体现。

  原创国产漫画广受欢迎,自弹自唱的古风音乐成为时尚,“中国华服日”吸引众多青年身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区别于以往对于传统文化的单纯保护和记录,如今的年轻人选择不让优秀传统文化停留在书本上、尘封在博物馆展柜里,而是通过自身对文化精神进行参悟和加工,创造出更适应当下受众的文化产品。从线上到线下的文化传承不仅彰显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更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创意,使他们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粉丝”。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这一集中,旁白说道:“儒家和道家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温润心灵、滋养人生的重要来源,唯有真正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并发自内心地热爱它,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现代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让传统文化传承更富动态和生命力,将它的内涵更好地萃取出来,正是当代青年需要付出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