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彭程(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心的方向,也就是目光的方向,脚步的方向。它们指向的,是祖国大地上的江河湖海,高山平原。行走中,远方化为眼前,异乡变成家乡。脚步每当踏上一个新的地方,都是把家园的界限向外扩展。而所有的家乡,它们的名字的组合,就形象地描画出了一个国家的名字,成为对它的标注和阐释。
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一
此刻,在明亮蔚蓝的天空下,热带的炽烈阳光瀑布一样倾泻。目光所及的广阔视域里,不同科属的众多植物茁壮茂盛,一派浓郁恣肆的碧绿,喷吐着生命的活力。叶片阔大肥厚,藤蔓纷披葳蕤,我仿佛听到枝干中汁液汩汩流淌的声音。千姿百态的花朵,奇异艳丽,呼喊一样地绽放。眯了眼睛,逆着强烈的光线望去,在被阳光镶嵌上一圈暗边的巨大云朵下面,几十米高的椰子树的羽状枝叶,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仿佛一幅充满质感的剪影。
这里是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万宁。
眼前这些树木花卉,让我的思绪飞向整整三十年前,我到过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它位于一个被江水环绕的小岛上,因此记忆中水光潋滟。我清楚地记得那条江叫作罗梭江,我曾经一步步试探着走进它的温暖而湍急的水流。那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澜沧江流出国境后进入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在那片土地上被称作湄公河。因为童年时读过越南军民抗击美军的战斗故事,这条河流曾经强烈地激发了一个孩子对异域的向往和想象。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韭菜坪乡村旅游公路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两个植物园中的植物大多无异,但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就有两千多公里。在它们分别所属的华南和西南的广大区域中,海陆阻隔,江河纵横,山脉连绵。
然而想象能够消弭阻隔,就像我此刻的体验。在意识的调遣下,距离不复存在,方向随意掌控。佛经中有一句话,“一刹那间为一念”,意念起动时,即使远在天涯,却可以迅疾地化为近在咫尺。
对于身边的日常生活来说,远方往往意味着魅力和诱惑,所以才会有“生活在别处”之说,而一句短语“远方和诗”更是广为流传——远方天然地蕴涵了丰沛的诗意。
这种诱惑对一个少年尤其强烈。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长大的我,十几岁时因为看到了一本画册而入迷着魔,从此把小桥流水的江南,当成心目中最初的远方。我曾经骑车去十几公里之外大运河边上的一个小镇,只是为了看一眼从那里经过的火车。那是当时的津浦线,沿着铁路一直向南,就能到达我的梦想之地。看着一列绿皮火车从视野中消失,我想象它到达的地方,那里的天空和土地,城市和乡村,河流和植物,那里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心中有一种模糊的激动。差不多十年后,当我初次踏上那里的土地时,却分明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脑海中无数次的描画勾勒,已经让想象无限接近于真实。
更晚一些时候,陕北高原成为我新的向往。质朴苍茫的黄土地,曲折蜿蜒的沟壑梁峁,高亢悠扬的信天游的曲调,在我的眼前耳畔,一遍遍地闪现和回荡。当我终于来到陕北,在黄河边上的一次乡间宴席上,酒酣忘情之时,即兴哼唱起了《兰花花》和《赶牲灵》,《走西口》和《三十里铺》。淳朴的主人惊诧于我对民歌的熟悉,猜测我莫非是在这里长大后走出去的陕北娃,让我不禁有一种小小的得意。
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加,曾经的虚幻变作真实,陌生成为熟悉,然而向往也会同步扩展,没有停歇。远方永远存在,远方在远方之外,在东西南北的各个方向。目光尽头的地平线,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声音呼唤你出发,行行复行行,把灵魂朝着天空敞开,把脚步印在永远向前方伸延的大地上。
有许多年了,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在某个清静的时辰,展开一本中国地图册,选取其中的一页,再确定其上的一个或几个地点,放飞思绪。
这其实通常是一种场景回放。意念抵达之处,多是我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不需要闭上眼睛,神凝气定之时,眼前的物件陈设不复存在,我分明看到,一幕幕画面穿越时光和距离,翩然闪现。
那是长白山下延吉州二道白河小镇外的原始森林,脚步踩在厚重松软的腐殖土上,松脂的清香、铃兰花的馥郁伴着鸟儿的鸣叫扑面而来;是被称为“贵州屋脊”的毕节赫章县的韭菜坪,山顶上一望无际的大朵紫色野韭菜花,在呼啸的天风里飘荡摇曳,远眺连绵的群峰仿佛巨兽青黛色的背脊;是浙东南永嘉群峰环抱中的楠溪江,用千百条清澈澄碧的溪水,用奇岩、飞瀑、深潭、古村和老街,打造出了三百里山水画廊;是新疆伊犁霍城的万亩薰衣草,深紫色花朵波浪般层叠起伏,一直延伸向远处的白杨林带,映照着天地接壤处山峰上的皑皑积雪。
有时候,借助资料和图片,我也会把目光投向某个向往已久而尚未遂愿的地方。我想象青海三江源头的浩瀚壮丽,西藏纳木错圣湖边飘扬的经幡;想象大凉山满山遍野的金黄色苦荞麦,大兴安岭深处以驯鹿和猎狗为伴的鄂伦春人家。甚至仅仅是想象,就能够带来一种惬意的慰藉。
这些已经去过和或将去到的地方,被造化赋予了各自的美质。壮丽,秀美,辽阔,幽深,雄奇,朴拙……美的形态千变万化,繁复多姿。但对于我来说,它们其实是一样的,或者说最主要的地方是一致的:初次遭逢时,都是一种感动,一种震颤,一道划过灵魂的闪电;而过后,则是一遍遍地回想,在回想中沉醉,在沉醉中升起新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