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9-3 15:55:17
|
查看全部
3.怎样量体裁衣开发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核心企业+产业链企业:信用“增值”加快变现
2015年6月,绵阳被工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列为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全国两个试点城市之一。绵阳抓住机会,在全国率先探索走开了“核心企业带动供应链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标准化模式。
军民融合龙头企业具有上下游企业众多的特点,通过核心企业撬动的融资服务模式,实现对中小型军民融合企业的信用“增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考量门槛,提高了融资的成功率和时效性。
近年来,绵阳市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型军民融合企业轻资产特点,量体裁衣,开发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绵阳商业银行军民融合科技支行,成功推出“军工研发贷”“军工资质贷”“军工订单贷”等10余项专属信贷产品,这些产品在贷款抵押物上均放宽或取消了门槛。
“以‘订单贷’为例,只要手上有订单,最快两个小时就可以从军民融合科技支行拿到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物。”绵阳一家民参军企业的负责人介绍说。
无独有偶。绵阳市保险行业也在持续发力,专门开发出了以“军融保”专属组合产品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保险品种。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市保险行业专门针对军民融合企业开发的科技保险品种已经达到10个、承保机构7家,能够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定制化、多样化的风险保障服务。
民间准金融机构,也为军民融合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绵阳市依托地方担保公司组建的全国首家军民融合融资担保公司,立足科技城产业链布局,与银行金融机构研究开发了“科贷保”“保贷通”等军民融合专项产品,已累计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了17笔、合计8500万元担保。
合理设置信贷门槛,缩短审批时限,降低办理成本,绵阳市军民融合企业的金融营商服务环境正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4.融资对接平台跨部门信息数据库为何要提速
涉密资格+有效征信:融合共享延伸触角
2017年,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承接了某新型军品生产任务,因涉密问题不好把握,导致出现融资难题。
绵阳市商业银行军民融合科技支行了解相关情况后,快速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深入企业实地考察项目及产品情况,最终决定采取项目资金封闭运行的方式管控实质信贷风险,向企业授信7000万元,为企业完成国防军工重点项目提供了宝贵的信贷支持。
如何破解军民融合企业因保密因素带来的融资难问题?绵阳市商业银行军民融合科技支行从成立之初,就从建设上探索破题之道:聘请保密专家,要求相关业务人员考取“涉密人员资格证”,积极向国家国防科工局申报“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条件合格证书”……一系列举措在增进互动的同时,也消除了军民融合企业对失密、泄密的顾虑。
登录由绵阳市高新区、绵阳市税务局联合地方企业共同搭建的“税鑫融”财税资综合服务平台,连通政府、企业、税务、银行四方信息,以税务为引领,融合军民融合企业财务、资金信息,作为企业融资有效征信依据的功能令记者耳目一新。
近年来,绵阳市还依托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四川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建立起了规范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评估、定价、流转机制。金融机构开展服务,有了更可靠的依据。
登录绵阳市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网及融资对接平台可以发现,跨部门的信息采集、更新、共享机制已经日趋完善。
据工作人员介绍,数据库目前已采集4.1万户企业的各类信用信息130万条,实现融资金额93.3亿元,还能作为政府部门实施奖补政策的重要参考。据悉,这些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进一步提速中。(方 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