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人会得溃疡病,猕猴桃也一样。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健康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该病菌能侵染至猕猴桃树的木质部,造成局部溃疡腐烂,严重时可导致树体死亡。2010年到2011年全球猕猴桃溃疡病暴发,这给猕猴桃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等病害问题,钟彩虹和同事们展开了系统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如“一种猕猴桃溃疡病感病样本的快速鉴定方法”。
坚守一线,研究成果落地最有成就感
在一些人眼中,发表论文很重要,因为它是职称评定的重要考核因素之一。他们觉得,研发出再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推广的面积再大,可能也抵不过发表1篇SCI论文。
可从一粒种子的筛选,到不同范围的试种、推广,再到最后被认定为新品种,往往要耗费十多年的时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在钟彩虹看来,这些成果的“成色”未必不如SCI论文。
因此,钟彩虹依旧选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倾情投入到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中。在她看来,研发成果落地,带动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这让她更有成就感。
多年从事猕猴桃研发与推广的钟彩虹,在业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因此,不断有企业向她抛出橄榄枝,可她都不为所动。
“如果我去了一家企业,我研究的内容就只能为一家企业服务。在科研机构就不一样了,我能对接很多单位,可以让成果传播的范围更广。”钟彩虹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钟彩虹和团队交出了一张闪亮的成绩单:近十年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各类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35万余亩,配套高效生产技术辐射100万亩,累计产值高达100亿元以上。
从1978年的猕猴桃种质资源普查算起,我国猕猴桃科研和产业发展已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而入行以来的26年,钟彩虹也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写”进了猕猴桃科研与产业发展进程中。(本报记者 唐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