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78|回复: 1

立一把“家风戒尺”于心中(红船观澜)

发表于 2018-9-4 10:39: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立一把“家风戒尺”于心中(红船观澜)
2018-09-04 00:00
人民日报-赵 兵
  戒尺,在古代用以提醒人们要懂规矩、遵礼法。而今,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心中要有一把党纪国法的戒尺,还应多一把“家风戒尺”。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十分注重家风传承,许多家风以家规、家训传承百年,如《孔子家语》《颜氏家训》等家训传承至今。对年轻干部而言,这些家训依然字字铿锵,殷殷可鉴。
  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可为世人楷模。有这样三封信笺,可见良苦用心:
  邓颖超在写给侄儿的家书中说:“知道你已加入共产党,至为兴奋……你必须注意密切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向群众学习,从而你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凯丰在给女儿及女婿的信中写道:“在工作中仍应继续学习,提高政治文化……应当时时注意廉洁奉公守法。我身体很好。勿念!祝好。”冷少农在给儿子的家信中写道:“我之爱你,是望你将来为一极平凡而有能力为一般劳苦民众解决不能解决之各项问题……苍儿!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希望你猛进!”这三封家书写于不同时期,有写于革命战争年代,也有新中国建设时期所写,信中饱含对后辈的至爱之情,溢满对后辈的谆谆教导与殷切期望,提醒他们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廉洁奉公守法”,要“猛进”以解群众之苦。
  年轻干部多成长于安定的环境,从象牙塔走入工作岗位,未经历过战争炮火的洗礼,也少经大风大浪的考验,“家风戒尺”则在离党纪国法“红线”远远的地方划了一道更高标准的线。
  前不久,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山东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张建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令舆论颇为关注的是,张建华的“80后”儿子曾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被“火箭提拔”。在2015年被媒体曝光后,其子被免职处理。其人其事,正应了那句“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语,不免令人感慨,如此家风,如何能够培养出好干部?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落马官员陷贪赃枉法,子女上行下效。苏荣的“权钱交易所”,把全家带上了经济犯罪的深渊;刘铁男“老子台前办事,儿子幕后收钱”,父子双双受到法律严惩……如此为官、为父,谈何家风传承?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年轻干部而言,人生中最初的启蒙来自于家风的熏陶,家风清正,才能更容易地将正直刚健、诚实守信、勤奋宽厚等良好品性融入血脉中。当他们进入党的干部队伍,走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岗位,家风所塑造的人生观与敬畏心,就更容易成为他们行动的自觉,在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家风的戒尺也会助其“丈量”善恶,促其作出正确选择。
  年轻干部,必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一粒“风纪扣”扣得端不端正、紧不紧实,在于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在于组织严管厚爱,也在于家风清正与否。严守党纪国法的同时,有一把“家风戒尺”时刻提醒,年轻干部更能够行稳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3 14:11:15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