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0|回复: 0

人民日报:别让“智能设备”助长惰性

发表于 2018-9-11 18:27: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又是一年高校开学季,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在新生行李中的“出镜率”越来越高,和41年前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携带的脸盆、被褥、干粮、纸笔相比,如今大学新生的装备称得上豪华且智能。
  来不及抄的笔记可以用手机拍下来,记不清的知识点可以上网查找,还可以登录校园“云课堂”等在线平台拓展学习……装备智能了,学习方式自然也更加智能。然而,这些智能装备也考验着大学生们的自制力——上课用手机聊天,下课沉迷游戏,写作业时直接把网上的资料复制粘贴……这成为一些人学习生活的写照。
  当然,这并不能怪罪到智能装备上。装备本身谈不上“正”与“邪”,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善用这些智能工具。用手机给板书拍照,用U盘拷贝电子课件,用网络查找作业难题,本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事,但如果把知识储存在手机、电脑里不加以消化,却把时间都花在社交网络和电子游戏上,则是步入歧途。
  培养自制力,首先要勇于跳出“舒适圈”。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谈起自制时曾说:“养成自制习惯的黄金定律就是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不愿意做但必须要做的事情。”智能产品容易让人形成依赖,助长人的懒惰习惯。其实,在学习时间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少用一些智能设备照样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并且能够起到培养动手能力的作用,何不尝试一下呢?
  当然,对于拥有无限活力的年轻人来说,自制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吾日三省吾身”的坚持与培养。其实,不妨从设立一个目标开始,并将它分解为一个个可执行的小步骤,在践行这些小步骤的过程中持续自控,如此长期坚持,或可收水滴石穿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