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被重视的时候,我们更要独辟蹊径,潜下心来努力提升自己。我们的目标就是,在热带珊瑚岛礁、重度盐碱地、水利工程、足球场以及低碳草坪等对适应性要求高的场地用自主研发品种逐步替代引进品种,最终实现主要暖季型草坪草国产化。”刘建秀说。
把优秀的“草娃娃”送出国门
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培育基地,一块块精心培育的草坪草地被整齐地排列着。远远望去,它们绿油油的,在土地的映衬下像一块块巧克力抹茶蛋糕。
这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草,在刘建秀眼里就像孩子一样惹人疼爱,她骄傲地向科技日报记者挨个介绍:“这是‘苏植1号结缕草’,这是‘阳江狗牙根’。这是‘苏植2号杂交狗牙根’,它是用‘非洲狗牙根’和‘阳江狗牙根’杂交选育而成,是远缘杂交品种。”
只要不出差,刘建秀常会来基地。弯下腰捋一捋嫩绿的草尖,用脚轻轻地踩一踩,她用独特的方式与这些“草娃娃”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作为这一抹绿色的守护者,每一棵小草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刘建秀的辛勤与付出。
“草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有长在不该长的地方的草才是杂草,狗牙根作为世界四大恶性杂草之一,现在却是草坪草的主要品种。”喜欢哲学的刘建秀也将辨证思维应用到了科研中。
为了让中国人自己选育的草坪草扎下根来,刘建秀绞尽脑汁。这个说起话来都细声细气的女子,竟然也看起球赛来。可刘建秀醉翁之意不在酒,别人看球是为放松、娱乐,她看球却是为了看草。
如今,耐践踏的“阳江狗牙根”和“关中狗牙根”已在包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亚足联亚洲杯等比赛场地上成功得到规模化应用,成为目前国内足球场狗牙根草坪的主要草种。
“阳江狗牙根”不光在绿茵场上频频“露脸”,它还被成功应用在南海岛礁生态建设中,被推荐为热带岛礁绿化的主干草坪品种。“岛礁的环境很差,干旱、重盐碱、强日照。这就要求草种根系必须发达、吸收能力强,能尽快覆盖。‘阳江狗牙根’刚好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刘建秀说,目前该草种已被应用于马尔代夫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等大型项目中。
此外,“阳江狗牙根”等耐盐草种在我国东部重度盐碱地上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目前,刘建秀团队与国内外20余家企事业单位展开密切合作,新品种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草很坚韧,很朴实,也很聪明。它们有很多人们想象不到的适应环境的策略,这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去研究它、 用好它。”刘建秀深情地凝望着身边的一颗颗小草。(本报记者 张晔 实习生 吕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