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6|回复: 8

【健康】秋冬防感冒,这9个细节很重要

发表于 2018-9-17 10:2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秋冬,天气寒冷,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有不少人认为感冒是因为受凉引起的,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感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



01
防寒保暖

  感冒虽然是由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但是受凉也是感冒的主要诱因。寒冷使肺功能降低是导致冬季感冒的重要因素。

  调查证明,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的肺功能有所下降。通过各种室温试验证明,室温较低时,肺功能会受到明显妨碍,这样给感冒病毒侵犯肺部造成可乘之机,从而引起感冒发作。

  所以,秋冬季节要多注意防寒保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0:39:14 | 查看全部
合理饮食



  研究表明,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一些感冒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的。

  过多地食用肉类、乳制品等,可降低体内免疫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引起感冒。

  过多地摄入高盐食物,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内溶菌酶的含量相应减少。

  同时,食盐中的钠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对口腔和咽部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有抑制作用,使体内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产生受到影响,感冒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则会乘虚而入。

  食用过多的高糖食物,可消耗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口干舌燥,使机体免疫力降低,进而容易诱发感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0:56:00 | 查看全部
03
保暖足部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双脚对冷非常敏感。一旦足部受凉,就会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弱,清除病菌的能力降低,潜伏在鼻咽部的致病微生物将乘虚而入。

  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能力减退,足部皮下脂肪少,御寒能力差,稍不当心就会着凉,常会反复发生感冒等病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1:09:38 | 查看全部
减小温差



  温差过大也是诱发感冒的重要原因。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有人习惯在室内使用取暖设施,这样容易造成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如果从室内来到室外,人体的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温差的突变,体质较弱者就容易发生感冒。

  所以,冬季除了注意保暖防寒之外,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不宜太高,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1:15:59 | 查看全部
适当加湿

  在各种环境因素中,除温度以外,目前对感冒病毒影响最大的是湿度的作用。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空气干燥时,可生存较长时间。

  因此,在寒冷季节里,室内空气容易变得干燥,而感冒患者身上散布出来的病毒能在空气中生存较长时间,长期呆在这样空气流通差的环境中,很容易交叉感染上感冒,且要很长时间才能治愈。

  所以冬季室内要适当加湿,经常开窗通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1:22:17 | 查看全部
坚持运动



  据观察,某些体质较弱的人平时不常到户外活动,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机体抗病能力相对降低,患感冒的机会比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要高2~3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1:41:21 | 查看全部
调节情绪

  医学研究发现,情绪与免疫机能是一对“孪生兄弟”。

  经常发愁的人容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和炎细胞的能力会削弱,干扰素水平也会降低,造成呼吸道防御功能暂时性减退,给无孔不入的呼吸道病毒以可乘之机。

  调查表明,经常发愁的人,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正常人的3~5倍。专家认为,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是预防感冒的有效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1:52:12 | 查看全部
保证睡眠



  中医认为,感冒发病机理主要是人体营、卫两气不相协调所致,而充足的睡眠可以协调两气,减少感冒的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1:52:20 | 查看全部
合理用药

  许多药物,特别是磺胺药、抗结核药、驱虫药、抗癌药及解热镇痛药等,对机体免疫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经常服用这类药物会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诱发感冒。

(来源:健康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