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赢得明天
山西兰花集团化工分公司 连利英
温家宝总理说“企业的前途在于创新”,我们班组员工长期在一线工作,最能发现问题,蕴含着无限的创新智慧和热情,我们也正在用自己的创新行动推动企业发展。前不久,《工人日报》发表了关于通化东宝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专家冷春生的报道引起了我们班组员工的深思,也给我们注入了更多的创新能量。冷春生的创新之路证明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创建了企业品牌,树立了民族威望。由此,我们班组员工更加坚信:知识创造价值,创新赢得明天!
然而,任何一项创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将创新付诸于行动,就要具备冷春生敢于担当、不畏难、不畏强、不服输、不言弃的创新品质。
以责任感为基础的敬业精神,是创新的根本。冷春生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把国家兴旺、企业发展当作己任,拉起了民族创新的大旗。而工作中,有很多员工仍拘囿于陈旧的思维定式中,“干得多错得多、怕担风险”的思想使他们保守地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如若人人都在等待免费的午餐,企业就会失去生存的竞争活力。因此,我们班组员工必须敢于担当,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有识有胆方能有效创新,识即知识和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空有一腔热情,只能面对失败的结果。我们班组员工往往善于吃苦耐劳,一提到专业知识就望而却步,知识的欠缺成了创新路上的“拦路虎”。但冷春生从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到成为胰岛素专家的事实不啻于一笛激励我们前行的号角: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有句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班组员工只要立志高远,以更高标准定位自己,学习一流,赶超一流,咬定目标不放松,锲而不舍不放弃,必定能在创新路上大放异彩。
实践是创新之源,来自于实践中的创新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创新是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来自于实践的创新因贴合实际而更为有效。以往人们认为尖端科技的殿堂里汇集的往往是学者和专家,但是冷春生打破了传统定式,靠实践创新攀登,取得成功。而我们班组员工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实践经验,班组就是我们的实验室,班组就是我们的成果展示区。我们更应立足实践争做创新主角,用我们自己的“金钢钻”提升企业竞争力。
形成团队创新才能提升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形成人才生态森林,才能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冷春生通过带动团队创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创新者,当以甘于奉献的精神带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获得企业内生的技术能力。当企业中人人都是创新之人,处处都有改善余地时,企业才具有辉煌的发展前景。
当然,班组员工的创新更需要企业的支持。企业要着力打造创新文化,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积极向上、宽容失败的开拓型企业文化,用机制保障员工创新热情,把创新的基因植入到员工身上,让员工自己经营自己,从而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