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崔伟
创新无论是作为一个词还是一种意识行为,它离我们既很近也很远。离我们近是因为我们常常信手拈来,嘴里说着、眼里看着、手里写着……离我们远是因为我们普通员工每当提起创新时,似乎觉得那永远是别人的事,与我不相干。“创新?我可不行!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创新的。”“他还创新?能干好本职就不错啦。”……
这些想法抑或观点在班组员工中不在少数。即使在今天这样一个崇尚创新、多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创新似乎并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笔者所在的兖矿集团兴隆庄矿为员工创新搭建了多方面平台,但事实是创新并没有遍地开花,也没有成为班组建设发展的主流。这固然有机制的问题,但准确地说更应该是认识的问题,观念的问题,大家把创新看作是高不可攀的,诚如一个电脑盲把电脑当作“神奇”一样——不敢下手,不知如何下手。
直到今天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那就是攻克了世界难题、实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工业化、产业化的冷春生为我们做出的掷地有声的答案——普通人照样可以搞创新,而且是扛起民族创新的大旗。
冷春生的成功告诉我们,创新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农民出身的冷春生1997年毕业后来到通化东宝搞基因人胰岛素。他如痴如狂地学习,6个月就学会了常人两年才能独立操作的高效液相技术,3个月就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大学两年才能完成的专业学科……冷春生这个生物制药领域的门外汉靠着一股“钻”劲,挑战自我,闯进了一个个未知领域,奇迹般地跨越了一道道学术界难以逾越的鸿沟,实现了对尖端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跨越,为日后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工业化、产业化做足了知识储备。
冷春生的成功告诉我们,创新要到实践中去。冷春生敬业求精,干起活来玩命。夜里,他常常是一有灵感就马上爬起来去单位。他常常几天几夜蹲在实验室里,甚至一两个月回不了家,就连爱人生孩子,他也没陪在身边。饿了嚼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连续的奋战使他“上火”牙痛,竟一次拔掉了两颗牙……
冷春生的成功告诉我们,创新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一支不畏难、不畏强、不服输、努力钻研、大胆开拓、永不放弃的团队,发挥团队力量,加上敢于打破传统定式,勇于挑战,善于探索,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创新就会融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成为我们班组每个人的日常习惯。(本文借鉴《创新驱动攀高峰》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