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煤矿,特别是一线职工中,提起创新往往会被认为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然而在重庆能源集团天府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二班,因为职工不满足于现有的生产工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工资,而且多项技术在天府矿业公司得到推广,提高了知名度。
创新,让我们名利双收
“罗班长,听说过几天公司要到我们队开推广会,让你介绍我们班才创新出的中深孔爆破技术?”7月7日,笔者刚来到磨心坡矿掘进二队会议室,就听到二班职工刘兴权正在对班长罗贵川证实听到的消息。
“是呀,有这么一回事,公司已通知队里,让我准备多媒体资料,到时好为公司兄弟单位进行介绍。”罗贵川回答道。
“这是我们班第三次为公司兄弟单位介绍经验了哟!”职工王远文听到班长的回答后,满脸的自豪。
“由于以前的掘进工作大多是一个力气活,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也没多少技术含量,工人每班体力消耗大,感觉非常累,工效又低。”当笔者向罗贵川班长说明来意后,他就为我介绍起他们班创新的历程来:“我们班在施工过程中,就开始对一些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了创新。去年在-115米水平辅助井开凿建设中,为了提高工效,我们结合已有的耙渣机和内齿轮绞车,第一次率先创新出使用270米耙渣机长绳提矸技术,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提前近一个月贯穿,为辅助井投入使用创造出了良好条件。”
“去年下半年,我们在-200米水平中茅口大巷施工过程中,发现原来的二次成巷既费时又费力,材料消耗也大,工程质量也难以控制,于是提出了新的一次成巷技术,加强了工作面轨道质量标准,使之与大巷配套,减少了重复推车等不必要的繁琐的程序。经过一个月的完善,一次成巷技术优势突显,不仅施工方便,工效明显提高,材料消耗大幅减少,为矿节约了50万元,而且工程质量到了保证,在全公司创下了第一个质量标准化免检工作面,此技术得到公司的肯定,并在全公司进行了推广。”
“今年6月初,我们又针对以前传统的中浅孔爆破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中深孔爆破,通过采用2.5米长钎子配合深浅眼结合的方式,由以前的眼深1.8米增加到2.5米经过一个月的试行,工效提高40%,节约了时间和工人的体力,进尺月增加45米,从而突破100米大关,达到120米,实现了掘进进尺历史性的突破,过几天为公司兄弟单位介绍的就是这种技术。”罗贵川一口气为我介绍了他们班的多项创新技术。
“每次创新,都为我们班职工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副班长王光华高兴地为我说起了创新的效果:“由于创新提高了工效,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施工成本,职工没以前累了,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由原来的2000块左右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块,而且被为矿的技术创新班组,公司还推荐让我们给兄弟单位介绍经验,提高了我们班的知名度,我们好高兴,好有面子。可以这样说吧,技术创新,真是让我们名利双收!”
图为7月7日班长罗贵川在为职工讲解中深孔爆破要点。
刘长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