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5日,在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上半年班组技改创新及职工小改小革成果表彰会上,矿修班的7名职工在班长钱依舜带领下闪亮登台,一下领走5项大奖,成为当日最耀眼的明星班组。
在该矿上半年评选的12项班组优秀技改创新成果中,矿修班一下就捧走了包括主井挡车栏电路改造项目、斜坡提升运输系统闭锁装置改造项目等在内的5项大奖。上半年,该班成功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项目12项,为矿创效185万元。
是什么让矿修班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还是该班班长钱依舜为我们揭开了“谜底”。他说,以前矿修班遇上技改、创新之类的,大家都是单打独斗,各唱各的调,很多好的想法受知识、时间等限制无法转变为成果,还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创新和低效创新,不但解决不了生产难题,创新成果的技术附加值也不高,也挫伤了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对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班组活动日进行了多次大讨论,统一了全班职工的思想。大家一致决定:以后有什么技术创新项目,不再单打独斗,以集体的智慧开展攻关。
今年,由于矿井产能提高,主井2.5m提升绞车启停动作频繁,经常因永磁限位开关损坏,导致挡车栏电机烧毁,造成主副门同时开(关),极易造成跑车事故影响安全生产。对此,矿修班全班迎难而上,一道把它作为技改创新项目进行攻关,对原有电路进行反复分析试验后,首先加装了一个中间继电器,与限位开关触点进行串联,自动识别主副门的同时开(关)的故障;另加装一只时间继电器,对限位失灵开关进行延时保护。通过改造后,以上两种故障一旦发生,改造后的提升系统立即发出声光报警,要检修人员检修确认后,方能起动,彻底消除了这个重大设备隐患。改造后,主井2.5m绞车挡车栏电机今年再未发生烧毁事故,同时故障次数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了93%,每季度间接减少设备返修带来的费用15万元。很快,矿修班被在全矿通报表彰,7名班组成员人人披红戴花,矿修班好不风光。
尝到了发挥团队力量集体攻关的甜头,全班技术创新的劲头更足了。如今,班里一旦谁有什么好的技术创新想法,大家都是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往往看似很难的东西就变成事半功倍了。
斜坡提升运输地滚架受撞变形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以往该矿斜坡地滚架由于设计制作的缺陷,在矿车下道时,因无闭锁装置,往往撞到地滚架上,直接导致整个斜坡地滚架受损报废,并容易造成伤人事故。面对这种情况,矿修班由班长钱依舜、副班长李斌、安全员徐川、技术员陈小川6等人组成了项目创新攻关小组。项目启动后,陈小川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协调优势,找来了资料,集体到井下现场拆卸地滚架,一起分析设备构成,查找变形原因。回来后,钱依舜设计并制作了专用地滚架,在地面进行了反复试验并取得较好效果后,由李斌负责在井下4023采区提升斜坡进行试用。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徐川对设计进行了改进,终于做成新型大地滚架。改造后的大地滚架,灵活性增强,结实坚固,因有闭锁装置,不易伤人,钢丝绳使用时间可延长半年以上。仅此一项技术改进,每年就可节约资金近30万元。
大地滚轮是易损部件,由于密封性差,不能防尘,更换频率高,矿修班通过多次尝试和努力,将大地滚轮的密封部位进行改进,改良后的滚轮可有效防止煤粒、灰尘等杂质进入,可延长使用寿命达3倍以上;钳工用的锤铊以前需要全部购买,全矿一年要用130余只,经过探索,他们进行自己加工制作,如今矿修班制作的锤铊不仅坚固耐用,而成本不到以前的40%;2.5米绞车的金属电阻是耗能元件,因接触点多造成接触不良,经常发红,极易损坏。以前平均三个月换一次台,他们经过摸索进行改进,采用焊接法把金属电阻一次性焊接好,基本上能使用2年。……
“只有班组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才能凝聚更大的智慧,这也是我们班组不断推陈出新的动力源泉。”谈及班组技术创新时钱依舜感慨颇多。
笔者评说:俗话说,团结力量大。在班组技术创新中,班组成员必须打破自己固守的小天地,改变各自为战的思想,化个人力量为集体力量,握指成拳,将分散的、不规范的职工个人创新创效活动进行组织、整合并规范,充分挖掘群众智慧,创造出的技术创新成果才能更好的应用于现场、服务于生产,才能在解决生产难题的过程中创造效益。
杨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