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回复: 1

互联网如何助中国制造走向“智造”

发表于 2018-9-27 21:03: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制造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专家认为,不仅要尽可能保持并扩大中国制造业门类全、配套能力强的规模优势,同时还要加快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争取由大到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低成本要素发展时代已经结束,从2008年到2017年不到10年间,一些国家出台贸易保护措施多达800余项。中国制造业受封锁、打压还会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日前,在由国务院参事室等单位主办、新华网承办的“2018国是论坛”上,河北省政府参事王福强指出,业界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面对挑战,中国制造如何由大变强,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规模效应和产业配套能力,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的竞争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许召元指出,要尽可能保持并扩大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保持门类全、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防止在制造业质量还没有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出现大规模低端产业转移,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
  在保“大”的同时,中国制造更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变“强”的问题。“目前互联网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深入人心,减少了相关的交易费用,但对提升产品质量、品质的帮助还不够。”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说,应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让制造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解决产能过剩等问题。
  “2010年,三一集团实现100亿元利润用了7万人;今年同样完成100亿元利润只用了3.1万人。”三一集团董事、总裁唐修国介绍,三一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重塑商业模式,变成了为全行业服务的平台;数字化工厂对装备和客户数据进行挖掘,提升了效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认为,目前单个企业创新做得很好,但要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就必须集聚全球资源,搭建支撑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创新体系。此外,比如航空工业要解决飞机叶片所需耐高温材料的问题,我国在软件、集成电路等方面还有很多弱项,这些都需要加强工业基础。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从需求端拉动制造业质量提升提供了手段。“很多消费者到日本去买其实是中国生产的马桶盖,说明并不是国内的产品不行,而是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不足。”许召元认为,要提升消费者信心,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安心、省心的环境。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也认为,过去制造业更注重产品质量和功能。到了数字经济时代,“90后”“00后”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设计、生产环节以及购物、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制造业一定要抓住需求新变化,为消费者“量身定制”。
  互联网对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作用,还体现在远程教育帮助提高工人素质。“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亟需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目前产业大军主体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陈全生说,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只能靠自己培养。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大幅提升了65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副局长陈烨表示,下一步我国将推动“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力争2019年上半年实现全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8.5天以内,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21:16:44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