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5|回复: 3

企业要始终把选人、用人、留人摆在战略上去思考

发表于 2018-9-29 09:51: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张小平离职在媒体引起广泛关注:张小平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员,离职前任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这个单位安安稳稳呆了二十年,年至不惑突然辞职了。随后,所在单位发布的情况说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离职前必须在所非密各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但张小平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看到这则消息,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一是张小平为什么在处于稳定期时离职了,是什么让他“离场”;二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留人方面功课做得不好。因为,笔者先后在国企、民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自然地联系到本职业务上面来思考。
这种跳槽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为何张小平的事会快速窜红?说明张小平代表了一种现象,引领了一股潮流,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其核心观点就是:只讲奉献,不提代遇的思维已经远离我们。
    马云曾经说过,跳槽无非就是干得不开心,钱没给到位,总之是干得不爽。张小平所在单位是一个国家级的研究所,干着万众瞩目、肩负党和人民重托的工作;另一个却是纯粹追求经济利益的民营企业。为什么张小平副总会跳槽,据传张总在研究所年薪只有12万元,跳槽后年薪可达100万元。所以他在家国情怀和个人利益面前,毫不犹豫跳槽了,毕竟反差实在太大了,在体制内他只值12万,跳出来他的身价就上升到百万。这年代,谁会跟钱有仇呢。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一句话:不讲物质待遇,少数人可以,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如果是国难当头、风雨如晦的年代,只要是热血男儿,大家都会慷慨为国,不惜赴死,因为没有小家就没有大家,把自己奉献给祖国理所应当。歌舞升平的盛世繁华年代,也要讲奉献,如果大家都只求报酬,不讲奉献,艰难困苦的事情就没有人会去做,国家民族就难有发展。
    我记得,几年前上级组织部门召开了一次党员代表座谈会,我有幸参加并发言。我说,作为党员应该要奉献,那就是在国家、民族危难时、需要时,就要挺身而出。但在日常生活中,党员也是人,也有家庭,生活需要方方面面开支:我们不因为是党员去菜场买菜不要钱,去医院看病不要钱、孩子上学不要钱、购买房子不要钱,等等。与会人员大多数是体制内的党员,他们的脸色告诉我,他们很惊讶。而我却能说、也敢说。
还有,我们一些领导,大会小会要求员工爱厂如家,爱岗敬业。可是员工是怎么想的吗?国企的领导们,你们一边享受着行政级别,捧着体制内的金饭碗,一边在享受着所谓的绩效和年终分红,有人说,共和国长子有这个权利享受。在民企,企业主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把效益下滑转嫁到员工身上,不为员工交社保,无休止加班,却拿着可怜的加班费。
    如何让劳动者在奉献的岗位上能安身立命,至少能够养得起老婆孩子,有房子住,抵得住日益上涨的物价,能够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这就是政府、社会、单位需要思考的课题了。
    一是要重视人才。我们所说的重视绝不是在会议上、文件上的体现,而是要有具体的行动,建立人才选拔、晋升机制。记得我在国企时,有一个同事在多年前就是一个本科生,工作十年依旧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行政科室的办事员,每月工资也很微薄。他经常说,你想进步,可是进步的“梯子”在领导手里,不是你想不想的事情。后来企业转让了,我们一起离开了企业,他应聘到苏南一家民企工作,担任财务总监,年薪20万,去年一次活动中偶遇,当聊起他的状况时,他感慨地说:“现在回头看:我在就应该离开国企了,人的惰性克服需要逼一把自己。”
    二是关心人才。最近新闻上时常报道,各地刮着“抢人风”。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是也应该看到,要防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等人才要走了,又追悔莫及了。去年,笔者参加一个人力资源交流会,有一家老板说,他们招聘了一个人才,不到一年时间就要走了,问其原因是人来了,没事做,企业不安排事情,人才有种被搁置的现象。平时更没有人去嘘寒问暖了,工作怎么样、家庭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无人问津。
    三是待遇留人。去年笔者去一家企业做人才管理使用方面的培训,遇到一个高级人才,他说:“老板喜欢给我们画饼,经常说等我们上市了,你们会怎么样有钱等。现在需要大家奉献、吃苦。”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要马儿跑,也希望它不吃草。有的企业主把心思放在员工身上,如何降低福利、工资。有的企业滥用试用期,在试用期薪资很少,劳动者等要转正了,企业却不要了,说什么试用期不合格,紧接着继续招聘,长期玩这种“把戏”,根本目的就是降低成本,而不顾社会信誉。
    人才的培养需要代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对现有人才的流失而听之任之却是很危险的。要善于利用资源,有人说即使是垃圾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况且是人呢?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劳动者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潜力和作用,要把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员工才能稳定,才能为企业、为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涂怀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4:06:19 | 查看全部
请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6 16:47:50 | 查看全部
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17:19:34 | 查看全部
要多研究人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