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诗讯/个人资讯/综合
在散文诗中穿越历史
作者:牧之 2018年05月02日 11:56 134 收藏
在散文诗中穿越历史
——读马仕安系列历史人物散文诗想到的
牧之(布依族)
仕安兄是一个有胸怀有境界的诗人,在黔西南,对散文诗的坚守和热爱,并专用散文诗这种体裁来关注解读历史人物的,只有仕安兄一人,这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我在想,我也是写散文诗的,但我没有想到要用散文诗的形式,为我们的历史人物写下他们的喜怒哀乐,写下他们的步履维艰,写下他们的刀光剑影……
静下来,一想,仕安兄走对了,他用散文诗的体裁来表现和发掘千年历史中的历史人物,让而今现在眼目下的我们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得到思考和奋进。
于此,我在想,抒写历史人物的散文诗创作,必须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根,精神之源,要认真在“根”和“源”之间,放开自己独特的思考,在尘封的历史中找出自己独有的散文诗创作视角,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发掘和抒发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感悟、思索、反省,我想,这应该也是仕安兄在散文诗创作中的一种追求和割舍不下的心灵呼唤,是一种放不下的散文诗情怀,更应是他散文诗创作中的一次次精神苦旅。
人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我也以为,失去了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历史是这样,散文诗也是这样,仕安兄着意于历史人物的散文诗创作,这是当代散文诗人忧乐情怀的一种生动体现,更是一种对历史人物敬畏和仰望的情怀。
谈到历史人物的散文诗创作,仕安兄说:“历史是沉重的,而一个个历史人物更是沉重的。走近他们,不仅需怀有一种敬畏与悲悯的情怀,还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叹惋和虔诚。因为,创作的过程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原过程,而是诗人的灵魂与古人的灵魂合二为一的过程。为使这一过程完美地契合,需要作者有一种锐利的目光,穿越历史的断层,在岁月沉积的沙滩上摄取古人曾经闪烁过的灵魂,并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去挖掘一颗颗头颅后面闪烁的光芒、流溢的精神以及富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基于此,在选择创作的主体时,我并非是盲动的,而是完完全全地倾入自己的感情,以现实的感叹,去寻找历史的知音。”
于是,我在仕安兄创作的历史人物散文诗中读到了一种雄浑浩荡,如雷霆和风暴一样震撼胸怀的悸动,一股阳刚之气在久久荡涤着心灵的河流,仿佛所有的激情都会在瞬间喷发,这一切应源于仕安兄是一个有宽阔胸襟的诗人。胸襟是诗歌的胚胎。所以清初诗论家叶燮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这胸襟就是诗人的情怀,就是诗歌的原型和胚胎,它可以装载性情智慧,让诗人触景生情生诗,并将诗情发扬光大。
没有包容和宽阔的胸襟,没有对历史人物的认真研究和把控,你就无法深入的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你就无法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一起跌宕起伏,你就无法在与历史人物的生命体验中获得精神的升华,你就无法使你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老子》是仕安兄系列历史人物散文诗中的一章。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面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如何用精短的散文诗来表现老子,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仕安兄是这样着笔的:
西风萧萧,蓁野莽莽。
啼血的歌声,呜咽着历史悲壮的走向。
你伫立于巍巍的城垛之上,凝眸那满腹经纶的诸子,沉浸在趾高气扬的轻狂中,横眉冷对,毕露锋芒。
你回转身板,捋着儒气超然的飘飘龙须,抖落一身刺骨的寒霜,虔虔地将一个道字捧在温暖的掌心,独辟蹊径,吐露衷肠。
寂寥萧瑟的夜。凄清的影,飘过滚滚红尘的缠绕,走出阳春白雪的意象。独自卧进心灵最皎结的境界,听太阳瑟瑟的暮语,嚼清晖流溢的幽幽醇香。
尽管身影过处,风也潇潇、雨也潇潇;路也迢迢、道也迢迢,你仍狂飚于苍厉的猿啸之中。用生命的血胆,喂养你那飘逸和邈远的性灵之道。
月朗风清的日子,寻着清脆的更声,吟咏着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无常。你避开世俗的纷争、权势的斫丧,独自悠哉游哉地蹁跹于清心寡欲的殿堂,合十趺坐、维楫焚香,尽情地在袅袅腾升的香雾中,啜饮道与经释散的月光水意、淡泊清香。
痴痴迷迷间,你摇着皤然的白发,挥起纤纤香火之手臂,将一阴一阳的哲理播进泱泱国壤。让盈满欲望的生命,在风沙浩渺的天地间,纵情歌谣道与德的大爱无疆。
跌宕的余音,萦绕郁结的寒星、吻湿悲戚的秋霜、灌满荒凉的古道,使唯物和辩证的花蕊,在你寂静而鲜活的心壁上,纷扬成古东方的思想。
苍天在上,你恢宏的歌韵,永远在华夏子民真善和忠爱的天空久久非常不易回荡……
在这一章精短的散文诗里,我们可以从他在散文诗中使用的西风、蓁野、横眉、寒霜、龙须、狂飚、猿啸、血胆、古道等等意象中感受到老子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在那个时代的沉浮、坎坷、不屈、抗争、伟大,通过联想、象征、比喻等艺术的表达手段,让我们感受到仕安兄在历史人物散文诗创作中展现出的那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大气与磅礴壮美。
阅读仕安兄的历史人物散文诗也使我想到,要用散文诗的体裁来写人物,特别是写历史人物,这就非常不易了,因为这不是散文诗这种体裁的专长,散文诗这种体裁虽然它具有散文的特征在里面,但它要有诗的特点,又不能像写小说、散文、戏剧、传记等体裁那样去进行大量的叙述和描写、评论等。这就要考验作者的历史知识储备、文学天赋、以及相关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书籍的大量阅读、领悟和思考,才能形成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独立判断,才能使自己在创作中有“创新”。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光明先生说过,“散文诗的艺术精神和美学魅力,并不来自生活现象的自然美感,而是来自生活感触提示下心灵世界极深的内省,是通过审视和开发内心生活的宇宙来为文学世界带来新的审美空间和美学魅力的。”
《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也说:“一首好的散文诗,必然体现出一个诗人与生俱来的个性以及他深刻的人生体验,展现他内心深处的光芒,散发着人格的魅力与人性的馨香”。
纵观仕安兄的系列历史人物散文诗,广大读者心中自然都有一杆秤,我就不再赘述了。
在散文诗的世界里,仕安兄是一个执着的歌者,作为一个具有文本创新探索精神的诗人,他的系列历史人物散文诗给当今较为沉寂的散文诗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期待仕安兄在散文诗的创作中开辟出一片全新的领地。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