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回复: 2

躲藏在情话中的一只忧郁的黑鸟——徐慧诗集《用最坚实的脚步抵达你》印象

发表于 2018-10-5 21:44: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诗讯/个人资讯/诗评
躲藏在情话中的一只忧郁的黑鸟——徐慧诗集《用最坚实的脚步抵达你》印象
作者:徐慧哥081   2018年09月07日 10:14      19    收藏
躲藏在情话中的一只忧郁的黑鸟——徐慧诗集《用最坚实的脚步抵达你》印象

作者/管一

说实话,我对徐慧的诗歌是有偏见的。作为来自能吟诵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样豪情万丈诗歌的故乡、尤其是作为有着“当代杜甫”美誉的诗人丁可先生曾经辅导过的学生,徐慧的诗歌似乎更钟情于琐碎的情话上。尽管他曾写到“今夜我也陷入茫然”,但是更多的是“我的心在云天飞翔”。对于一位写作上的“归来者”,同时他也自律为“知天命”中年写作者,这样的情话写作显然不足以憾动当下同行的心灵。比如我,就一直怀着讶异的心情期待着,期待着能抚去徐慧那些如浮沙般的情话,进入他真实而斑斓的内心世界。
第一次见到徐慧是在我的家乡睢宁。他是慕名下邳古城的挖掘现场而特意赶来的,在这之前我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是时,下邳古城的挖掘已经停滞不前,一大段黑黝黝的古城墙刚显露出来,却又被当地丰盛的地下水所淹没。我们到达的时候,只看到一个巨大的水塘中浮出水面的一个模糊的影子。尽管,我给他百般的讲解,却依然难窥一斑。好多事情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过于遥远了的事物大都是若隐若现。所幸在陪同者中间,有一位当地的政府官员,他是徐慧大学时的学弟,使我得以聆听“情诗王子”不一般的大学往事。
正如徐慧在后记中写的那样“同学花好月圆夜/我自笔耕不缀时”,在大学时代的他可谓是声名鹊起,不仅“大二那年入作协/并被名刊聘记者”,而且还“三年大学百万字/从此不为稻粮愁”,由此也可以想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生活。诗人洪烛在一次访谈中说到:洋溢着理想主义精神的八十年代是出诗人的年代,在全国高校,几乎每个中文系的学生都算半个诗人。徐慧正是踩上了这个时代的尾巴,加上他“十岁即作惊人语”的早慧,让他得以在大学四年“文人圈子名声起/更有编辑常垂青”。年青生命的骚动必然会喷涌出巨量“沙扬娜拉”般的诗歌,因此,在大学时代,“情诗王子”的光环便如期加冕。
之所以说对徐慧的诗有偏见,倒不是对爱情诗的排斥。大部分当代的诗人,总得先投了爱情诗的门,否则便无法安放那些洪水猛兽般的大把的青春。但是能在当下把爱情诗写到中年,并且依然乐此不疲、安之若素,这显然是一个值得存疑的话题。凭我对徐慧有限的了解,他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曾因为工作变迁而停笔了十四年,这其中的况味相信每一个过来人都心知肚明。显然在这种境遇下,爱情的命题早就应该是言外之意。我就在这样一种将信将疑的心境下,投入了对《用最坚实的脚步低达你》整本诗集的阅读。
我把眼睛抠出来
埋入泥土
我把心掏出来
锁进保险柜
我的嘴是两扇门
我也已经封闭好了
    ——《成熟》
与其说这是一首小诗,倒不如说是诗人在某个阶段中的宣言,但决不是爱情的宣言。这样的一根如鲠在喉般的小刺,在众多爱情诗面前俨然是戳穿了皇帝新衣的那个小孩,是诗人无意为之,抑或是有意使然。联想到诗人在后记中写到“茫然四顾无处问/始知越强越倒霉”,我无法想像彼时的诗人还有何种心情在爱情诗上大快朵颐,而内心的苦楚又无法向别处诉说,只能利用爱情诗这一绚丽的外衣将自己内心的愤懑或不安裹挟其间。“遇人不淑遭轮回/小人趁机掀是非”,从来有人群的地方,必然会产生是非,不独小人,而这些是非对于一颗强大的心灵只能是“夹缝生存操更坚/再无媚骨和奴颜”,特别对于一位内心自有方圆的诗人而言,这无疑是生活的另一种恩赐。正如诗人写到“不是所有心情/都能语言表白/而不被别人乱猜”,显然诗人在表达内心的时刻是藏之又藏、慎之又慎的。诗人生于武术之乡沛县(龙城),六岁始习武,至中年而不息,其体魄之强健、内心之坚韧自不必细说,往往愈是内心强大之人,愈是有猛虎细嗅蔷薇般的折服感。思考至此,当我重新翻开诗集,一种人生的豁达和担当扑面而来,犹如春风拂面。
我突然想沉静下来
专心致志地搂着爱情睡一觉
趁此机会也把我的马儿养他个膘肥体壮
任目标在前方招摇,早一天晚一天
是龙,总会在大海里翻腾
是鹰,总会在天空中翱翔
   ——《我突然想沉静下来》
也许是有着“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荫庇,诗人内心的豪情万丈突兀中就能喷薄而出。在生活的征途中一路狂飙的诗人,只要稍稍地沉静片刻,总会斩获翱翔的大片天地。此时倒是理解诗人对于爱情诗的情有独钟了:“离夕阳还远,我已时不我待/随着夏的脚步,我纵马狂奔”,仿佛又回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学时代的风华正茂,骨子里的诗心从来就没有片刻消停。在此引用诗人的札记中的一段话似乎更能洞察其内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都可以转化成爱情诗,不仅亲情、友情、恩情,甚至职场上的顺境、逆境,甚至人际关系中的肮脏和龌龊,更别说对人生的感悟了。再加上诗观是坚持对真善美的引领,通过转变成爱情诗,完全可以把假丑恶隐藏在文字的背面”。有此一段内心的独白,这位“尘世里的仓央嘉措”便立体化了。
我的一半,目标明确
拼命赶路
劲头十足
我的另一半,没有方向
攒足戾气,猛敲
退堂鼓
——《我不敢奢望幸福》
果然,抚去那些如浮沙般的情话,一个有着真实而斑驳的内心世界的诗人更让我由衷的赞赏。愈真实的便愈是弥足珍贵的,愈立体的便愈是感同身受的。能以“赶路者”的心态入世,并且毫不避讳内心的戾气,既使内心敲起了退堂鼓,更见诗人的真诚。尽管后来“多年积累鸿鹄志/终得扬帆伸展时”,甚至是“悟到此处天眼开/云淡风轻皆释然”,却没有丝毫的轻飘之意,我倒是觉得诗人内心始终隐藏着一种忧郁的气质,拥着这种气质的诗人便拥有了永远是“现在进行时”的创作心态和远景。
路漫漫又修远
我不悲哀
一只黑鸟的背上
肯定会有
光明
在飞翔
——《流浪》
这是印在诗集封底的一首小诗,可见诗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也可谓是点睛之笔。了了数句竟有拨云见日之效,这是来自诗人内心的沸腾,是阶段性的思想的洞见。当我合上这部诗集的时候,一只躲藏在情话中的忧郁的黑鸟,正以他犀利目光,以他最坚实的脚步奋力抵达下一站,抵达他的灵魂的村庄。(2018年7月30日夜于徐州睢宁)

作者管一,原名管强,70后,诗人。1993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多次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选》。 出版诗集《一粒苏北的粮食》、《更衣记》、《离婚室》,2013年荣获江苏青年诗人奖2012——2013双年度入围奖;2013年被评为徐州市首届网友最喜爱的十佳实力青年作家。徐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睢宁县作家协会主席。

[被评人徐慧简介]江苏沛县人。现居南京。听过书。练过武。掏过鸟窝。逮过青蛙。摸过鱼。爬过瓜。种过地。打过工。留过级。落过榜。干过电缆线务员。做过企业报编辑记者。当过比芝麻粒还小的官。出过散文集和诗集,合作过三部报告文学集。讨厌过文字又摆脱不了文字。混沌半生,2015年重出江湖。从此江湖上又多了一个传说,什么“情诗王子”和“尘世里的仓央嘉措”。还有什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客座教授、《中华论坛》杂志社副社长、《白天鹅》诗刊主任编辑、《汴河文学》杂志编委等虚名。还被百度词条定了身,像妖猴被压在五指山,到头来落了个随心所欲不逾矩。
诗观:诗是现实日常生活折射到灵魂深处开出的奇特花朵,是对真善美的引领。同时坚持说人话,说人能听懂的话。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8 07:19:3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23:00:13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