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2

他从乡土中走来---徐慧散文、诗作印象

发表于 2018-10-5 21:46: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诗讯/个人资讯/诗评
他从乡土中走来---徐慧散文、诗作印象
作者:徐慧哥081   2018年09月07日 10:12      13    收藏
他从乡土中走来---徐慧散文、诗作印象

○吴广川

徐慧是彭城大学的学生,已发表了不少散文、诗作。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他所出生长大的汉高祖刘邦故里的那一片土地。大约是因为我也是农村出身,且和徐慧是同乡,读了他的作品,便对他作品中那种对乡土的眷恋和对父老乡亲的爱戴之情有一种深深的共鸣感。
文学需要真情。这大约是徐慧作品的魅力所在。且看他是怎样品味乡土的:“乡土是海,而我纯粹是一条向往大海的小溪,日夜魂牵梦萦地追寻着她。”他在《面对稻子》一文中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血液里流动的应该永远是一股涂抹不掉的泥土味。”从乡土中走进城市的徐慧对他的在田野上像牛一样耕耘的老父亲怀有深深的感情。在《老树》一诗中他写道:“今夜的雨中/我看见颤抖的老树/枝条隐隐/仿佛在期盼/一只鸟儿,去它的枝头/作一片永远的叶子。”这些充满真情的句子,是从作者心中流淌出来的,不能不在我们的心中荡起波澜。
徐慧是农民的儿子。他在乡土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为了供应他上学,一家人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星期日和节假日,他常和父兄们一起在田野上劳作,抢收抢种。家境的艰难,使他备尝了一个农民的艰辛。应当说,乡村的这一段岁月,他所经历的坎坷和艰苦是生活馈赠给他的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如果他立志在文学的道路上走下去,那乡土,那一段艰苦的岁月将是他永远也饮不尽的源泉。可喜的是:他一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就抓住了他生命中感受最深的东西,于是便有了《品味乡土》、《面对稻子》、《想起玉米》等篇章。
在创作中,徐慧很善于选材和寻找角度。他通过一棵老树来写他对父亲的感情。他写玉米、写稻子、写这些朴素的庄稼,实际上是写中国的农民,抒发他对农民的感情。他的语言清新、流畅、自然、生动,不矫揉造作。在《面对稻子》一文中,他写道:“每逢农忙,我就要和作为农民的父母、哥哥们一起劳作。插秧、打药、样样都干,泥里滚,水里爬,在灌足水的田里像牛一样地来回拉耙,直到把泥和水掺和得能从脚指缝里流畅地挤出来。”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这些质朴的语言是很难写出来的。
徐慧正在读大学,他的未来的天地是很广阔的。站在城市看乡村,站在乡村看城市,将会使他的思想和认识越来越深沉,从而使作品变得厚重而坚实。
应当说,徐慧在创作上才刚刚起步,全面评价他的作品,探讨他作品的艺术风格还为时过早。我只能说,在徐州文学创作的这块园地里,我看到了一株生机勃勃的幼苗。我期望他长成一棵高入云天的大树。
后生可畏。文学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发表于1992年12月18日《淮海文化报》及1993年4月8日《徐州日报》)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8 07:22:1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23:03:01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