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回复: 2

雷声, 或是语意

发表于 2018-10-5 21:52: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诗讯/个人资讯/诗评
雷声, 或是语意
作者:时静为   2018年09月13日 10:58      10    收藏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我现在来试评这首诗歌,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从时间跨度分类上看,这是一首现代诗,从题裁上看,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以“雷声”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在开头两句就写道“这么长久的雷声,却不见大雨落下”,这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的深度思考,其实并非只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诗人警戒、呼吁我们一起来深度剖析这个难题。

然后,第二段诗人连续用了五个“这多么像……却”的转折句式,形成排比,这是排比格。排比中又有比喻,把长久的雷声比喻成不见眼泪的长嚎之人,蓄势已久却没有台词的朗诵,大房子,道士,长篇巨著。这是比喻格,生动形象,发人深省。

最后,第三段,诗人用三个“或许”句式,给出了自己的假设,“或许,这世界只是个虚拟 ”,这是想象格。然而,这种现象并非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在考察社会,深度思考的基础上,给出的合乎理性的推想。“或许,雷声言不达意,我们已经入木三分”,这一句表达了人类的高明之处:会运用智慧主动解决问题。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会出现许多问题,但是聪明的人会有犀利的目光,去洞察它,找到解决的方法。

整首诗歌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个物就是“雷声”,雷声代表着虚张声势,并没有产生实际的降雨功效,其实对应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理解为,理想之高远和行动迟缓的矛盾,许多年轻人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能知行合一。推而广之,也表达了当今社会,在和平发展中也凸显出许多社会问题。诗人立意高远,借景抒怀,针砭时弊,值得激赏!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8 14:07:50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22:51:52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