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回复: 2

一切景语皆情语 ——野松诗歌《一古村的古榕树下》赏析

发表于 2018-10-5 21:57: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诗讯/个人资讯/诗评
一切景语皆情语 ——野松诗歌《一古村的古榕树下》赏析
作者:李月边   2018年09月17日 16:40      206    收藏

        中国诗歌,由先秦风雅颂到汉乐府,由魏晋风骨到唐诗宋词,由元曲小令到五四新诗,直至新诗百年后的今天,或大我或小我,多愁苦忧患之态,虽流派众多,概莫能外。但有一个题材似乎是例外,那就是田园。面对闲适的田园乡村生活和不事修饰的风光景物,诗人们的心情大多也稍为放松,由《诗经》始,陶渊明、王维、范成大、孟浩然等无数诗人留下了诸多田园诗歌名篇。野松此诗,貌似写田园而非田园,貌似写闲适而非闲适,内质上仍带有淡淡的伤感。
       “一古村。一古榕树下/长木椅上侧睡的老妇人”,这景象给读者的直观感受就是悠闲的田园乡村生活,在农闲时节,一位老妇人毫无禁忌地侧睡在古榕树下的长木椅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无忧无虑的吗?对城市人来说,这或许稍感放浪形骸,但对农人来说,却是田夫野老的生活情趣,人与自然的共谐之处,如辛弃疾的《清平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卧”字,让剥莲蓬孩童的顽皮劲儿跃然纸上,与此句中老妇人的“侧睡”,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野松此诗,其意绝对不会止于乡村情趣,不会止于田园的闲适,而是在于紧接着的一句:“梦中,觉得背后的江水倒流回去”。此句实是诗眼之妙,妙在与王国维先生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相契合。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提到:“昔人论诗,有景语与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思是说,一切客体的景物都是主体表意寄情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同时表物的文字又会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相因相成,分离不得。哲学上体现的则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照,观照后最终看到的不是客体而是主体自己。看到“古村,古榕,侧睡的老妇人”这一客体景象的诗人作为主体,本不知老妇人有梦,却让老妇人梦里走了一回,由景语进入情语,妇人之梦,也是诗人之梦,由此转化成为诗人的主观精神,实在妙不可言。
       梦见什么呢?梦见江水倒流回去了,这是时光的倒流。当时光倒流到最初的地方,就有亮丽的青春,有美好的爱情,有远大的理想,有为美好生活拼搏的汗水,或有美妙的纠结的婚姻生活,还有养儿育女的艰辛……但诗人却把这一切的都隐去了,读者甚至不知道这究竟是美梦还是恶梦,接着便淡淡地告诉读者“(老妇人在梦里)刚想说些什么,就醒了”,然后在“睡眼惺忪中见有许多陌生人”,并且“在说着一些也许与她/有关或无关的话题”——倒流与醒觉,梦境与现实,一梦一醒,一退一进,一虚一实,这在时间箭头上是不同的方向,有“洞中方一日,世间已百年”之感,从而营造出强烈的时空对比,催逼读者去思考这个本来闲适的田园究竟发生了什么惊人的变化。
     《易传·系辞上》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为何一梦醒来见到的是“陌生人”,又为何说着一些与老妇人“有关或无关的话题”,这些陌生人是游客还是其他什么人,谈的什么话题?诗人没有交待,再次将这些隐匿了。意犹未尽,意在言外,这正是诗歌之美。又有诗家谓,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古村古榕是景,树下木椅上侧睡的老妇人是景,梦是景,睡眼惺忪是景,陌生人的话题更是景,诗人的情语,则隐匿在“睡、梦、醒”三层具象亦即景语之中,聪明的读者,自会在阅读时体现、体悟景语背后的更深情语——在这个急剧变化时代里,对田园乡村里正在消失传统的美好事物的淡淡伤感。
        野松此诗虽短,但涵义丰富,除了技巧上景语与情语的相因相成,互为转化之外,在意蕴上还体现出一种薄荷般的禅味,像幅水墨禅意画。那老妇人在古榕树下安然而睡,仿如在红尘俗事中“万人如海一身藏”,自在逍遥,不受牵绊,回归生活本真,谁知道她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呢?她关心的,或许是一朵花开,或许是一片叶落,又或许是一声轻盈的鸟语。
                                                                  
                                                   
附:
一古村的古榕树下
作者/野松

一古村。一古榕树下
长木椅上侧睡的老妇人
梦中,觉得背后的江水倒流回去
刚想说些什么,就醒了
睡眼惺忪中见有许多陌生人
在说着一些也许与她
有关或无关的话题

(注:野松,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诗歌与评论散见于各种刊物、报纸和选本。曾获第三条道路诗歌写作新锐奖。已出版诗集《爱的弦音》《歌唱和自白》《大地行吟》《裸袒的灵魂》和诗歌评论集《神州诗意的灯辉》)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7 07:21:2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22:33:59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