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回复: 2

诺言飞:赏读南秋老师的<雷声,或者语意>

发表于 2018-10-5 21:5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诗讯/个人资讯/诗评
诺言飞:赏读南秋老师的&lt;雷声,或者语意&gt;
作者:诺言飞   2018年09月17日 16:40      30    收藏

雷声,或者语意

作者: 南秋 2018年08月15日17:44  浏览:1160   


这么长久的雷声
却不见大雨落下
我必须引以为戒了
至少,我必须认真地倾听
剖析它们的来路

这多么像长嚎之人却不见眼泪落下
这多么像蓄势已久的朗诵却不见一句台词
这多么像一座大房子敞开着却不见一人出入
这多么像道士忘我地念念有词地做法事
却不见一名至亲在场
这多么像长篇巨著中未有一个主角现身

或许,这世界只是个虚拟
只有雷声是真实的
或许,恰恰相反
雷声虽然通天,却未必通晓人间
或许,雷声言不达意
我们已经入木三分


赏读:
        读完整首诗,不知心中何时已荡起阵阵遗憾。同时,反复探究着:雷声所传达给我们的语意是什么?
        ”雷声“与”下雨“,本是自然界中一组对应的关系,与”长久的雷声“相对应的应该是”大雨落下“,但是雷声过后,并没有看见大雨的来临。诗人惊叹,读者惊奇,诗人须予以倾听和剖析其中原委。
        然而,诗歌的本质是关心人和社会,因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自然层面的倾听和剖析,而是联想到了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及各种纷纷扰扰的对应关系:”长嚎之人“与”眼泪落下“;”蓄势已久的朗诵“与”台词“;”大房子敞开着“与”人出入“;”做法事“与”至亲在场“;”长篇巨著“与”主角现身“。读到这里,其实我们已陷入沉重的缺憾的震撼中,感慨万千,肺腑皆碎,因为本应理所当然出现的对应现象却没有对应地出现,犹如上膛击发的子弹出现卡壳,使得我们关于”完美“的想象与心理需求已全部落空。可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雷声“与”下雨“这组关系所指引我们看到的正是如此。这些对应关系中不乏隐喻,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诗人没有一一罗列,但我们依据诗人的逻辑早已获得更多的联想,甚至是对自身经历的回忆,这也是诗歌张力的表现之一。
       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我们不仅要学会倾听和剖析,更要学会反省:在那些反常的社会现象中,我们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已对号入座了?其中的人物会不会正是我们本身?这是诗人的自我鞭策,也给了读者不动声色的警醒。
        第三节中,诗人放眼全诗,具体梳理了世界,雷声,人间,我们的关系,以三个”或许“启句,抒发感想,语意层层递进,中心意思:世间万般,雷声只是提了个醒,最后需要清醒,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我们(人);同时也是对”虚假“与”真实“、”形式“与”内容“的思考,直至对良知的拷问。
        诗歌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但”物“不见物,而以某种对应关系取代物的位置;”志“也并非直白,而以人贵有自知之明般的”我们已入木三分“代言。诗歌的隐晦,使其更具有耐读性。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6 23:03:3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22:34:22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