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回复: 0

明星师徒的故事

发表于 2018-10-7 21:37: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明星师徒的故事


在清河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有这样一对师徒,两人都是清河采油厂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他们互相学习,互为师徒的故事传为佳话。师傅苟敏,44岁,采油管理一区第二党支部书记,14号站副班长,厂“最美青工”,油田“身边的榜样”提名,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
在清河17年的时间里,他共参与技术革新、改造50多项,其中3项国家专利,30项获得了局厂五小成果奖,创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被大伙誉为“革新大王”。
徒弟田军,34岁,2011年参加清河会战,现任采油管理一区7号站副班长。他聪明好学,接受能力强,踏实肯干。2015年在湖北省石油化工企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一鸣惊人,获得采油工状元;先后获得厂双文明标兵、局劳动模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底,田军主动找到苟敏希望做他的徒弟。田军的理由很简单,他说:“苟哥,我在考场上的成绩和经验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你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善于革新发明,班组管理能力强,而我在这些方面还欠缺很多。”想到小伙子平常为人诚恳、好学上进,如果自己再帮他一把,一定是个人才。就这样两人郑重地签订了师徒合同。
打那以后,无论是上井干活,还是处理突发事件,苟敏总会带上田军,在现场边操作边讲解。苟敏发现,田军对革新发明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让田军学的快、理解的快,他特意把自己珍藏的工作笔记本送给田军,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他这些年在工作中随时冒出的小想法和解决的办法。“如何防止井口装置被盗?”“能否建立一个油水井管网图片卡片信息数据库,及时处理管网应急事件”……而这些已经成了一个个推广的成果项目。
认真翻看师傅的笔记后,田军被师傅认真、负责和凡事爱思考的精神深深感染。此后,好学的他在工作中处处留心,白天上井时,就把井上出现了什么情况,别人是怎么处理的,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晚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细心揣摩。而苟敏也总是在午饭后的时间,向田军取经,补自己理论知识不够系统的短板。看到师傅如此虚心向自己请教,田军也一股脑将自己学习的经验传授给师傅,还把自己参加集训时做的笔记送给了他。
井场上、食堂里、宿舍里,大伙经常看到师徒俩不分你我,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的情景。“师傅,我们班的油井偏磨严重。我想如果把旋转器分成四等分,每分都有相应月份,每月15号旋转一次,每次旋转1/4圈,周而复始,就可以使油井管柱与抽油杆偏磨从单向偏磨变为周向偏磨。你觉得怎么样?”一天,田军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已经思考良久的想法说出来。
“嘴动不如手动,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行不行?”有了师傅的鼓励,田军立刻着手测量每台旋转器的外形尺寸、重量、宽度,各种数据记了满满一个本子。下班后,师徒二人忙不停绘图、计算、论证,不断调整设计构思,反复折腾了半个月终于研制加工出“抽油杆防偏磨旋转器”。这个有点“土”的装置,在20口井上使用后,每口井平均延长免修期228天。看到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田军的心里乐开了花。
尝到甜头后田军参与岗位创新的劲头更足了,仅去年就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15条,增油203吨,节约成本5万余元。“如果能把我们的创新成果做成三维动画,这样展示讲解,加工制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可是这方面我也很弱!”看到徒弟进步飞快,师傅苟敏给田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傅,不会我们可以看书、看电脑学呀。”听了徒弟的话,师傅苟敏欣慰地笑了。“对,不会就学,咱俩一起学!”
石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