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回复: 2

中国高血压联盟“掌门人”刘力生: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

发表于 2018-10-8 17:5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医师报


  刘力生(图片来自网络)

  央视网消息:刘力生生于1928年,童年时跟随父母在各地奔波,亲眼目睹了中国近代变革的重要战争。她用自己的拼搏与勤奋,获得了中国协和医学院八年制的入学券。并用谦虚的求学精神感动了北京协和医院的老师,获得了更多临床教导。

  改革开放40年,刘力生说,她遇上了最好的时代和契机。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公派留学的人员,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理念与技能,但她没有留在国外,毅然回国报效祖国。在无资金、无资源的情况下,她立下军令状,誓做“中国的临床研究”,这样才能在国际上“站住脚”。

  现已90岁的刘力生,仍孜孜不倦地奔波在高血压防控第一线。以目前还在进行的“脑卒中后患者最佳血压控制方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为例,2013年,由意大利专家Zanchetti教授与刘力生共同商定,由欧洲高血压协会与中国高血压联盟合作,研究解决脑卒中以后血压及血脂控制在什么水平最合适等关键问题。

  2018年4月,Zanchetti教授去世,但研究一直在继续。刘力生认为,高血压联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诚信”不可或缺,该临床试验进展异常艰难,计划中国调研5000例患者,至今已经达到了2700例患者。

  “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但是,刘力生自己也没有料到,她会与高血压打一辈子交道,成为中国高血压联盟乃至世界高血压联盟的“掌门人”,为全球高血压防控出谋划策。

  刘力生的父亲是老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她的兄弟姐妹中多有行医者。1949年,刘力生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邓家栋、张孝骞、朱贵卿、张学德、文士域、张安等数位名医教导下,经历了协和严格的医学及科研训练。1957年,她被分配到解放军胸科医院,在朱贵卿及黄宛的鼓励指导下,一边做临床工作,一边开展临床研究。

  1958年,解放军胸科医院迁为现在的阜外医院,这是刘力生与高血压乃至心血管领域结缘的重要转折。

  当时,各地都在进行高血压普查工作,但没有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969年,刘力生开始真正在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带领12人协作组进驻首钢,在首钢下属10余个工厂开始调查。1982 年,刘力生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轻型高血压会议”上报告了首钢高血压管理5年和10年随访结果,引起重大关注,获得了国际认可。

  “让基层医生能够直接使用,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是刘力生一直倡导并践行的,这也是高血压联盟“转化医学的使者”的使命。最初,高血压联盟的理念是由欧洲专家提出。1984年,世界高血压联盟成立。当时,刘力生已经参与了一些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她认为,联盟是推进高血压防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组织。198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正式加入世界高血压联盟组织。同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指南制定时,为了我国能够“在指南上说句话”,刘力生带领联盟做了很长时间、大量艰苦的工作。

  2005年,在中国几代高血压研究者的努力下,我国自己的高血压指南得以陆续出台。今年8月,最新的2018版高血压指南已出版。

  “做工作必须要后继有人,在你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将佼佼者送出去学习。我最为骄傲的,就是当时我将身边最为得力的4 个学生送到了比利时学习。虽然最终只回来3个,另外一个学生在加拿大定居了,但我仍然很欣慰。”刘力生说。

  近60年的高血压临床研究经历,也许没有人比刘力生更能体会其中的艰难,她却微笑着对记者说:“总是要做点什么事情,让患者受益,坚持就是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19:51:4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7:15:41 | 查看全部

回 1楼(海边石油人)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