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1|回复: 11

十首相思诗词,道尽世间最美情话

发表于 2018-10-9 09:53: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诗词是最美的语言,
当最美的情感遇上最美的语言,
道尽世间最美的情话。

微信图片_201810090952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0:22:49 | 查看全部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0:47:53 | 查看全部
《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不相识。

这是一首悲秋之作,写在一个深秋的月夜,诗人望着高悬天空的明月,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脑子里回放着,此情此景让诗人黯然神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1:12:33 | 查看全部
《折桂令·春情》
元·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恋情的小令。连用叠韵,而又婉转流美,兼之妙语连珠,堪称写情神品,这首曲子在描摹相思之情上可谓入木三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1:19:28 | 查看全部
《新添声杨柳词》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

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1:49:49 | 查看全部
《凤求凰》
汉·司马相如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1:50:02 | 查看全部
《长相思》
明·俞彦

折花枝,恨花枝,
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这首词笔法简洁细腻,以女子的口吻,写主人公与情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极深挚,非至情者莫能道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1:50:11 | 查看全部
《鹧鸪天》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此词是代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抒写相思离情,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则寄托的是词人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它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优美的婉约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1:50:22 | 查看全部
《浪淘沙》
唐·白居易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该词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写闺情。词人通过对一位复杂微妙的闺中女子内心矛盾的刻画,真实地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忠贞和被人抛弃的悲惨境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1:50:31 | 查看全部
《浣溪沙》
唐·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
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
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这首词,叙离别相思之情,含欲言不尽之意。缠绵凄恻,幽怨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