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0|回复: 12

艰难一日 十炼“刀尖”——武警部队第二届“巅峰”特战比武竞赛见闻

发表于 2018-10-10 13:49: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26日,在个人全能课目中,一名参赛队员在穿越障碍物。曹峰摄
[blockquote]
12345678910
[/blockquote]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2018年09月28日09:13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黄子娟 黄旭 谢析搏)燕山秋意重,“巅峰”战味浓。
9月26日上午8时许,深吸一口气,武警河北总队特战队员原泽祥用力拍下计时器按钮,奔上了武警部队第二届“巅峰”特战比武竞赛被他视为“极限考验”的个人全能课目的征程。
看到这个课目实施细则的第一眼,所有人的反应都是“难,真难!”
确实难,作为一个紧贴实战的全新课目,“个人全能”要求参赛队员在5公里复杂地形上、90分钟的时限里,完成多种武器操作、攀登射击、班用机枪射击、驾驶射击、手榴弹投掷、目标引导、越障、战场救护、武装泅渡、抗干扰记忆等10项内容。时间跨度长、体能要求高、比赛环境恶劣。
从步枪到机枪,从抓绳攀登到驾车射击,课目刚开始仅仅十几分钟,原泽祥便已经受了多重考验。
“多种武器操作环节的难度主要在于特战队员处于陌生场地、陌生条件,而且使用的不是趁手武器。”该课目评判组长赵晓东介绍,仅在第一个环节,参赛队员就需在6分钟内分别运用狙击步枪、自动步枪、霰弹枪、手枪及弓弩5种武器对不同类型的目标进行射击。为更好检验能力水平,不少靶子还进行了“浓缩”处理,进一步增加了挑战难度。
“强大的体能是完成这个课目的基础,但空有体能是远远不够的。”来自猎鹰突击队的参赛队员魏风蕾对此深有感触。他在越障、武装泅渡等“硬功夫”环节表现突出,却在目标引导、抗干扰记忆等新增内容上遭遇了“滑铁卢”。“这个课目是对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的全面检验,“挂科瘸腿”肯定不行,只有全面过硬、一专多能,才能真正成为尖刀上的刀尖。”
砺刃当先淬火,百炼方能成钢。“个人全能课目是整场‘巅峰’比武竞赛的缩影,我们按照源于大纲、高于大纲、严于大纲、难于大纲的要求,紧贴实战、挑战极限来设置课目,锻造特战队员胜战本领。”武警部队参谋部情报局局长张晓奇介绍。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经过个人全能课目10项险难内容“磨刀石”一般的砥砺,参赛队员的意志品质和战斗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绽放出灿烂的光辉。
站上数米高的跳水高台,特战队员们毫不犹豫,争分夺秒跃入深秋冰冷的池水中。长途奔袭体能消耗巨大,武装泅渡时抽筋的情况并不鲜见,但一名名参赛队员都咬紧牙关向终点游去……
技巧不够,毅力来补;体能告急,意志不移。现场评判员告诉笔者,这些天,他们询问最多的问题是“放弃吗?”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放弃!”
“竞赛有输赢,但进步无止境,能取得好成绩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看到能力的短板和素质的差距。”拼命冲到终点按下停止计时的按钮,武警某部参赛队员孙忠凯已经浑身湿透,累得直不起腰。但他告诉笔者,每一次体能到达极限的时候,他都会在心里对自己发出“绝不能停”的怒吼。“带着战友的期待,背负着特战的荣耀,我只能前进,不能倒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49: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49:3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49: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49: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50:0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50:32 | 查看全部



9月26日,在个人全能课目中,参赛队员利用大绳攀爬至楼顶进行射击。曹峰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51:0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51: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3:51:50 | 查看全部



9月26日,在个人全能课目中,参赛队员利用大绳攀爬至楼顶进行射击。王涛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