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0

“足球妈妈”排除万难 坚守乡村12年

发表于 2018-10-10 19:28: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侠和孩子们在一起

  43岁的王侠是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三义学校唯一的体育教师,也是两支足球队的教练,更是一群足球小子心中的“妈妈”。

  王侠的父亲曾是镇里唯一的专业体育教师。在她16岁时,父亲意外去世,镇里的体育教学一度停下。2006年秋,在了解到离家25公里远的三义学校没有体育老师后,王侠主动要求前去任教。

  三义学校的中学部、小学部共有18个班。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多项训练任务都是她一个人负责。

  2014年,校长王胜标倡导要将学校办成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进入农村校园,足球教学的任务落到了王侠身上。

  “只有自己练好了,才能把学校的足球带起来。”当时,38岁的王侠买了个足球,在家对着网络视频自学技术。砸坏了玻璃、踢翻了花盆,练习让她家中的物件一再“牺牲”,连楼下的邻居也反复投诉。“下班后为了练球,我将小区的角落都跑遍了。暑假我几乎是抱着球睡的。”王侠回忆,那几个月里她到哪里都带着足球。

  开学前的一天,王侠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跳踩球,她激动地给校长打了电话说:“我觉得可以带孩子们练起来了!”

  2014年9月开学,三义学校有了足球队,但是却没有场地。为了尽快把训练搞起来,王侠建议先买几个足球和一个五人制球门,在学校的泥土地带孩子训练。

  后来,泥土地经过翻整,长出很多整齐的野草,王侠告诉孩子们:“这里,就是属于我们的绿茵场。”

  足球队里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也有孤儿。队员王飞云(化名)同学从小妈妈出走,性格有些孤僻。一次在南京溧水训练基地集训时,王侠看到很多孩子都拿出家人准备好的零食,而王飞云和另一个孩子坐在一边,眼巴巴看着其他孩子吃。王侠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把他俩叫到身边,给他们买了一大包零食。

  这时,王飞云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一头扎进王侠的怀里,紧紧地抱住她说“老师,您就像妈妈一样,我能叫您妈妈吗?”

  王飞云当时鼻子一酸,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孩子,叫吧,我今后就是你们的妈妈!”

  这时,周围两三个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哭喊着扑过来,紧紧抱住王侠并喊着“妈妈”。

  平时,王侠不但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队员们穿,还经常从亲戚家里搜集一些衣服送给他们。带队参加比赛时,王侠白天在赛场上指挥,脸晒得发红。晚上,王侠就坐在宾馆的走廊上,看着孩子们一直到深夜,怕他们打闹睡不着。等孩子们睡着了,王侠还得给他们子洗衣服和袜子。

  很多家长都说:“俺在家带一个孩子都不容易,王侠带10多个孩子比赛,一去就是10多天,能容易吗!”

  “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往后发展就会有困难,球队也缺乏正规的训练。”平时,王侠还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省“校园足球骨干教师”培训、全国“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

  2015年4月,王侠认识了阜阳师范学院的张宏智教授。张宏智教授足球教学经验丰富,听了王侠的介绍,他十分感动,愿意提供免费教学。从此,每周三下午,三义学校的足球队有了两小时的专业训练课程。

  正规的训练让球队快速成长起来,王侠也开始系统学习战术、分析球场形势。学校由最初一支中学男队,快速发展到2个队、3个队、4个队,到现在每班都有球队。

  2015年8月,三义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让这个偏远农村学校的孩子受到极大鼓舞,那一刻,王侠觉得孩子们真正“将球踢进了”,她自己也变得更加自信,将更多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

  一次在体育课上,王侠看到学生们的跳跃运动做的不太好,就想再教几遍。可4个8拍还没做完,王侠突然晃晃悠悠地手扶国旗杆,慢慢地倒下了。学生们吓傻了眼,还好校领导及时发现,请来医生抢救。医生说“她心脏出现严重问题,很危险的”。

  第二天,王侠又出现在大课间的活动现场,小心翼翼地比划着每一个练习动作。此后,她会告诉她的每一届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晕倒了,你们几个赶快做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其他同学就去找其他老师。

  2017年年底,在王侠的等人的努力下,行流镇的李集小学、腰庄小学也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一个乡镇有三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在安徽绝无仅有。

  王侠说:“让绿茵场上有更多的孩子奔跑,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享受足球的快乐,这就是我的梦想,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张雨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海涵 记者 王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