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十年拉曼,十年夏杰
——记全球首台狭缝分光拉曼激光录井气体检测仪项目与研发者 
2016年5月5日,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重大专项立项研讨会宣布西南工程《拉曼气体分析仪高精度、小型化、工业化研制》项目通过开题初审,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而其中一个人更是摘下眼镜,忍不住拭了拭湿润的眼眶,他就是“拉曼”课题总体研究技术首席,现任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物资装备科科长、高级工程师——夏杰,一个长期从事综合录井生产及技术研究,亲手培育“拉曼”走向辉煌的人。
初识“拉曼”:打破国外高端录井服务垄断
“拉曼效应是以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印度科学家拉曼名字命名的定律。” 说起“拉曼”时,夏杰习惯性地进行科普。“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拉曼光谱分析技术也较早的得到了应用,但在录井行业一直是空白。我们做了第一个项目就是引进拉曼激光气体分析技术,研究其在石油录井中的适应性。第二个项目就是引进美国的拉曼激光气体分析仪,应用于国内气测录井,实现一台设备同时对8种烃类和非烃类气在线连续分析。”
回忆研发历程,夏杰坦言非常艰难:“核心部件为国外垄断,维修、零部件都要依赖国外进口。我们迫切地渴望拥有一台国内研,属于中国产权的录井气体检测仪。接下来,我们做了第三个项目,经过三年时间,成功研制出一台国产化工程样机,也是全球首台狭缝分光拉曼激光录井气体检测仪。”
“目前是第四个项目,就是要解决国产化拉曼样机最小检测浓度不够、体积较大等问题,最后把拉曼研制高精度、小型化技术产业化,形成产业链。我们希望通过研发拉曼录井仪,提高中石化录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打破国外高端录井服务的垄断局面。”说到这里,四十五岁的夏杰意气风发,丝毫没在意自己已生了不少白发。
碰撞“拉曼”:小小仪器师心怀大大科技梦
时光回到2008年秋天,那时的夏杰还满头黑发,身材高大挺拔——他是篮球场上的一位好手。
他出生在江西,从小天资聪颖,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地质大学。工作后在公司很快脱颖而出,30岁的年纪就任装备部主任。
夏杰表面大大咧咧,随意可亲,可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就会一直钻研下去;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把事情做好。
录井公司一直流传着关于夏杰的两个故事。1997年,夏杰刚参加工作仅一年,在四川工区中1井任综合录井仪器操作员。现场监理希望综合录井仪软件增加一个钻井参数,厂家仪器软件专家研究了十多天,最后没有做出来。夏杰却觉得应该做得出来,软件专家走了,夏杰一直没有放弃,不分白天黑夜,当时别人劝他:“从事这项工作的专家都没做出来,说明确实不可行,算了吧。”没想到一个月后夏杰居然做出来了,当时就惊呆了所有人。那时夏杰的科研天份已初显端倪。
之后夏杰对录井仪器的钻研一发不可收。之后的一件事也证明了他的自主钻研能力,2005年鄂北大牛地气田一口井即将开钻,可是综合录井仪仪器却相继断电,就连厂家工程师反覆检查线路也没有找到原因,百思不得其解。这可急坏了鄂北工作部所有人员,时间紧迫,影响生产是大事,一筹莫展的他们打电话向夏杰求助,经公司批准夏杰坐飞机连夜赶来,经过他仔细研究判断,终于在外仪器房远端找到了问题原因,不仅及时恢复了生产,更避免了一场更大漏电事故的发生。
经此一役,让夏杰在科研领域声名大振,也吸引聚集了各地录井行业仪器爱好者来拜访他。他们经常交流讨论,学术氛围非常浓厚。虽然位居公司管理岗位,但夏杰心中的科技梦一直没有泯灭,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录井仪研究方面。
当时,随着石油天燃天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质录井也面临着“低、深、隐、难”等问题。这时,海归科学家提出“拉曼除了惰性气体不能分析,所有气体的分析检测。”这一观点给夏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夏杰被拉曼强大的“能力”震惊了。
紧抓“拉曼”:坚持不懈基础研究异军突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用在拉曼项目上再也合适不过。在这之前夏杰曾做过三个项目,但远远没有拉曼如此尖端、艰难。
夏杰一头扎在拉曼项目研究里,夜以继日地查资料,到国内最先进实验室做调研和论证,篮球场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喜爱的吉它再也没有摸过,豪爽好客的他不得不对上门的客人下 “逐客令”。
有一次,公司同事找他谈工作,一进门正逢夏杰在电话里与科学院院士研讨关键部位技术的问题,因为机会难得没舍得挂电话,让同事坐了半个小时冷板凳这件事他一直心存内疚。
像当年印度科学家拉曼最初在海水里发现拉曼效应一样,夏杰抓住拉曼效应这一课题和团队针对理论的薄弱环节,坚持不懈地进行基础研究。一年后项目组首次成功将拉曼激光气体分析设备配套于综合录井仪,初战告捷,夏杰和研究所团队信心大增。
当时,国内外录井环境急需改革,烽烟四起,各路英雄安营扎寨。开发新的气体分析技术,以适应新的油气勘探开发要求,成为国内外各大设备生产商共识。 
随后,夏杰和团队又通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和上井试验,研发了2台样机,开发完成1套通用接口软件,解决了拉曼仪与综合录井仪的匹配难题。“拉曼”异军突起、初露锋芒,夏杰和团队的课题引起了集团公司石油工程管理部的关注。
可是,通过前两次项目研究,夏杰深知,拉曼激光散射光谱分析技术有巨大优点,但也有尚待攻克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他永远忘不了2012年12月的那场生存决择会议,工程公司主要领导和夏杰研发团队及领导班子人员济济一堂,气氛凝重,一致认为拉曼激光散射光谱分析技术前景最好,但对于是否继续进行下去,都没有信心。 
当中石化装备部领导最后问到,对于拉曼研发到底有没有信心时,全场鸦雀无声。夏杰又一次站了出来,“我对拉曼有信心,希望继续研发下去。”
瞬间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从此,拉曼的责任也落在了他的身上。工信部当场拍板立项,要求研发出一台国产化的高端拉曼气体检测仪。
夏杰的白发更多了,腰背也有些弯曲,曾经英俊的面庞很少见到笑容。他明白,自从那次挺身而出,他的后半生就和拉曼永远绑在一起了。
“不想录井行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慢慢萎缩,我们有责任用新技术激活它。”神圣的使命也同样激励着志同道合的精英团队。
2014年10月,胜利初露曙光,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潜心研究,项目组终于研制出全球首台狭缝分光拉曼样机,在拉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时间,掌声和荣誉向夏杰和西南录井团队涌来。
成熟“拉曼”:扬帆远航走向更大时代舞台
2016-2018年是收获和喜悦的两年,夏杰和团队突出重围,迎来了自己和“拉曼”的春天,拉曼气体分析仪的健康成长前景已毋庸置疑。
中石化科技部重大立项《拉曼气体分析仪高精度、小型化、工业化研制》,意味着拉曼激光技术从西南录井和夏杰团队手上慢慢成熟,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
这十年夏杰只做了一件事,从看不到的技术理论到摸得到的国内第一台样品机,从无到有,从寒冬到初夏,夏杰老了自已,带大了“拉曼”。
“有人说,你在自己的岗位上轻轻松松多好,这样自讨苦吃为什么?”
“我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希望把‘拉曼’这么好的技术推广出去,受惠于国受惠于民。”
“这么多年,你为‘拉曼’付出很多,后悔过吗?”
“拉曼技术能有效防止环境大气污染,减少矿山燃爆事故的发生,能挽救很多生命。我不后悔!”
“关于‘拉曼’你认为最完美的结果是什么?”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等技术成熟了,中石化层面上能够收购它,让‘拉曼’有更高更好的平台,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那时我的责任也就完成了……”
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