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失能,一家“失衡”
每天清晨六点,家住安徽合肥的杨女士就要起床,为中风后半瘫痪的老母亲翻身、换尿布,再伺候洗漱、吃早饭、喂药。老人中风后吃饭很慢,往往是吃一半漏一半,等喂完饭、收拾干净,就到了上午十点,杨女士自己才匆匆吃一口饭。下午有时杨女士要陪着母亲去医院复诊,有时就在家中陪护。
“这还是有家政阿姨帮忙做饭、打扫的情况下,我照顾妈妈都觉得力不从心。”67岁的杨女士告诉记者,母亲生病之后情绪很低落,不愿意和别人多交流,家人全靠猜来理解她的需求,这也是她不敢将母亲完全交由保姆照料的缘故。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2016年10月共同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
安徽宣城市汪波的父亲身患重症肌无力,双腿不能正常站立,长期由自己和母亲、姐妹等4人照顾。2017年,母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汪波一家只得将父亲送往养老院,由姐妹定期探视,自己和丈夫、儿子照顾母亲。即使这样,一家人也时常担心母亲走失或在家受到意外伤害。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专家指出,平均来看,1个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需要3名家庭成员照料,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对于一些困难和独生子女家庭更是“压力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