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回复: 0

一碗米饭

发表于 2018-10-21 01:19: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名家新作
一碗米饭
作者: 王家新 2018年09月03日12:52 浏览:429


在平昌

中午,一碗米饭

傍晚,米饭一碗



有时配上大酱汤

有时配上一碟泡菜



或是一碟小鱼

或是几片油渍芝麻叶



而我不得不学着盘腿而坐

我的低矮餐桌

我的乌木酱碗      



我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注视着一件事物



我的筷子在感恩

我的喉结蠕动



我必然的前生

一碗米饭

我偶然的来世

一碗米饭



我在远方的托钵僧

一碗米饭

我的囚牢里的兄弟

一碗米饭



似乎我们一生的辛劳

就为了接近这一碗米饭



碗空了

碗在



我的旅途,我的雨夜

我的绿与黄

我的三千里阳光

在这里

化为了一碗米饭



(原载《长江文艺》2018年第3期)







本诗赏析  |  李以亮



也许有必要说明一下的是:此诗的本事是诗人去韩国平昌参加诗歌活动,主人招待宾客诗人一碗米饭,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平昌因是2018冬奥会的举办地今天广为人知。这里是韩国第三大郡,也是著名的度假山城。此外,据说新罗法师慈藏法师因为仰慕中国五台山,在仁平十年(643年,唐贞观十七年)跨海攀山,到达中土的五台山,巧得佛家圣物——佛祖顶骨舍利及一件袈裟,回国后弘扬佛法,并将自己修行之地更名为“五台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主人招待宾客的一碗米饭,似有深意藏焉。诗人王家新心有灵犀,落笔成诗,可谓不负东道之宜。那么,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一种思绪或者情感呢?

诗的开始是三节白描式的直呈,平静而略带诙谐——如此庄重而友好的国际诗会,午餐一碗米饭、晚餐米饭一碗,此事不能不说有点幽默,诗人洞悉吸引人读下去的秘密。正此时作者笔锋一转:



而我不得不学着盘腿而坐

我的低矮餐桌

我的乌木酱碗



这里重复出现的“我的”一词,表面意思当然是指供我爱用的餐具,但显然不止于此,意在拉近“我”与它们的心里距离。作者还特意补了一笔,“我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注视着一件事物”,显然也是在暗示距离的缩短。就此,下面的诗句就显得合情合理,而且呈现递进之势——



我的筷子在感恩

我的喉结蠕动

……



我在远方的托钵僧

一碗米饭

我的囚牢里的兄弟

一碗米饭



朴素的诗句,诗人的思绪在打开和收拢之间,自如转换,有着作者一贯的沉郁的特质。而作为读者的我,尤其出神于这短短的两行——



碗空了

碗在



这大约就是诗人们最梦寐以求的顿悟时刻了。“碗空了/碗在”,我相信这就是所谓神来之笔。这是真正感恩的时刻,没有什么夸张或使足了劲的语言能够超过这质朴的呈现本身。碗在,就在提示着一种存在的勇气,以及必要。从作者故意拈出的这个事实里,读者不难揣摩出诗人,不乏犹疑却真实可感的对生活的一种小心翼翼的肯定。而接下来的诗行,则不过是对此意义的延续和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