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回复: 1

国际关系学院举办日本动向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

发表于 2018-10-30 21:43: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杨牧 徐祥丽)10月28日,“‘一带一路’建设下日本对华战略调整及中国的对应研究”研讨会在国际关系学院召开。来自国际关系学院、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日本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等学界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国际关系学院和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联合主办。
10月25日-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访距离上次日本首相访华时隔七年。作为安倍访华后国内举办的第一场有关中日关系的专业研讨会,会议围绕今后中日关系发展与趋势、区域变量与中日关系、日本战略动向与中日关系、日本海外援助与“一带一路”合作等专题进行了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高洪分析了当前中日关系趋向友好的内外因素及其互动过程,强调从全局高度分析并展望中日关系,并提出要在中央精神指导之下,以“五更一要”的思路准确看待今后的中日关系。
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认为,当前日本对美外交险象环生、对俄外交没有进展、对韩外交陷入僵局。因此他提出,要珍惜难得历史机遇,夯实中日关系的基础尽可能延长中日关系的窗口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副所长杨伯江分析了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新态势,并提出中日关系如何确保不因局部矛盾激化冲击关系整体、中美日如何就地区合作架构真正展开战略对话、中日关系如何在排除美国干扰的同时确保中美关系的软着陆等三大挑战,并强调了大国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教授重点谈了安倍政府对华政策调整与中日关系前景,对 “转型期”的日本对华认知、日本战略性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度剖析,并认为中日关系近期将会延续向好态势,但从长期来看还需要想方设法通过机制化建设夯实两国合作基础,以免双边关系在将来受到太大波折。
在专题报告中,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孟晓旭教授把“一带一路”建设下的中日关系放在自2010年以来中国崛起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提出日本在挑战和机遇下既想“应对中国”也想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安倍上台以来中日关系的大落大起正是这种原因的表现。
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主任陆慧海、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达巍为研讨会致闭幕辞。达巍提出,应注意把中日关系放在世界秩序变动视野下思考,以及需关注日本外交自主性问题等。此次会议紧扣中日关系热点,对日本动向及中日关系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会议讨论热烈,也必将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21:46:05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