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百姓的眼光
(张宗明)
对咱老百姓来说,一个人有无眼光,就看他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态度。决策对了或者说通过正当手段获得了利益,我们就说这人有眼光。反之,就没有。
当初,买了公司南坪小区A区住房的不少员工,现在看来都赢了,被人说成是有眼光的人。因为在重庆,近百平米的房子仅花了八九万块钱就买到手了,而现今的房价却要值上二三十万元,但回想当初南坪A区房子在销售时,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当时,除了那些经济确实 “紧张”的外,不少员工认为那是块不毛之地,没有多少开发居住的价值,谁想到今天它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再比如才交付使用的小区电梯房。始建时,有很多员工也不愿买,认为房价太高,说“有那钱,不如去重庆买房”。可如今呢?看着外观漂亮、结构合理的电梯房,当初一些能买却没买的员工又说了,“唉,都怪自己当初没眼光!”
由此想到了公司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本来这是国家、政府、企业的一个利民之举,让我们长期居住在“棚户”中的员工也能人生有望,早日迁入新居,住上新房。但有极少的员工却因为自己现在住的“棚户房子”位置较好,不愿搬离。另有个别员工更是将“棚户拆迁”和房地产商搞开发用地联系在一起,认为产权房等面积置换还要补200元钱不合适,但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想一想“以旧换新肯定是要补差价的”这个道理和“南坪小区”与打通“电梯房”的故事,我们是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的。
我们知道,人类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今天看似荒凉的地方,说不定明天就会成为最为热闹繁华的风景地。因为规划好了,配套设施齐全了,住的人就多了。有了人气,那地方也就自然而然地繁华起来,诚如鲁迅先生之所言:“生活中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道理一样。
勘丈、签约、缴款、买房……棚改工作每向前推进一步,似乎都在考验着我们,是否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是否有着长远的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