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6|回复: 5

玩失踪就能逃避刑罚?

发表于 2018-10-31 10:37: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检察院近日成功监督一名审前未羁押判实刑后未交付执行的罪犯投监执行,保障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2017年10月,赵某因开设赌场罪被睢阳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审前因赵某身体有病未予羁押,法院判决后赵某为逃避刑罚,关闭通信工具并离开常住居所。该院发现这一情况后,多次与法院和公安部门交换意见,商讨抓捕赵某的措施,但经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赵某住处已被拆迁,现在住址不详。
今年5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集中清理审前未羁押判处实刑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的精神,睢阳区检察院向该区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监督公安机关将赵某上网追逃,并与法院、公安干警一起走访,找到赵某的哥哥,向其宣讲了有关法律规定和专项活动精神,阐明逃避处罚的后果和利害关系。后赵某听从亲人劝告主动来到法院归案。
事后,睢阳区检察院还会同区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学习交付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查找交付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了协调解决机制,明确各单位责任,完善文书告知制度。(记者 刘立新 通讯员 潘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0:38:15 | 查看全部
在百姓的法治意识越发成熟的今天,“案多人少”四个字一直是法院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案件繁简分类制度创新,细化案件分类,优化人案配置,建立审判流程,在确保审判质量的同时提高审判效率。

“对案件实施繁简分流、分类处置制度,是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基本方法之一。我们从案件、人员、方法三重分类优化审判力量的投放及审判流程,最终达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普案简化审的目的。”上海一中院院长黄祥青10月30日接受 记者采访时说。

由二到三细化案件分类

立案庭分流员章立萍打开案件分流分类处置平台,输入一件民间借贷纠纷案的案由、当事人事实争议等信息后,系统随即得出此案为简单案件的分析结果,整个过程不过一分钟。

“以前给案件做繁简分流的辛苦程度不亚于审判一桩案件,有了这个平台轻松了不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章立萍告诉记者,这个由上海一中院自主研发的案件分流分类处置平台已于近日正式上线。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一中院共受理案件2.9万余件,入额法官仅185人,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因此需要高效合理的繁简分流方式来合理分配案件。

“以前完全靠人工分流,无法统一标准,更没法涵盖数量众多、案情复杂的案件。人工判断难免主观性太强,分类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章立萍说。

处置平台相较传统方式最大的区别是细化了分类方式,从“二分”拓展为“三分”,案件被分为疑难复杂、普通和简单案件。

为此,上海一中院制定了全新的案件分类标准,根据不同案由、证据、法律关系、依据事实等要素进行了全面整理,由计算机按照这些标准自动分类。

人案匹配确保好钢于刃

民二庭审判长张薇佳最近明显感觉到,分给自己的繁案、难案有所增加。

“这些案件都非常考验法官水平,但越是如此,越要办对、办好。”张薇佳告诉记者。

不仅是张薇佳,其他经验丰富的法官也有同样感觉,自己接手的案子更多地在向疑难复杂案件转移。

这一变化的出现,是上海一中院以案件分类为基准推行人案匹配制度产生的效果。

“案件能否顺利审结,法官的能力和经验尤为重要,而对于疑难复杂案件来说更是如此。”黄祥青说,在案件分类的基础上,上海一中院实现对法官的匹配,让有能力、有经验的法官负责疑难复杂案件,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据了解,法官分类主要参照办案资历、个体素质等因素。具体而言,拥有10年以上一线审判经验的法官为资深法官;入职3年以下的法官为初任法官;任职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法官则作为普通法官。

专业人干专业事,人案匹配制度让法官队伍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让法院人才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

“人案匹配不仅确保了难案的办理质量,同时也提供一个系统的法官培养路径:初任法官和普通法官通过一些简单案件和普通案件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最后成为资深法官,负责疑难复杂案件也是水到渠成。”刑二庭庭长周强说。

流程创新保障审判质效

2018年7月,上海一中院审理了一起涉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原告是香港一名知名影星,某天在某创业网站和杂志上发现了自己的照片、姓名等个人信息,旁边还配有与一家建材公司产品有关的建材广告,遂将建材公司以及相关网站、出版社一同诉至法院。

由于涉案人数众多、证据较为复杂,原告还是知名影星,受到广泛关注,上海一中院副院长刘力担任此案审判长,审判过程历时近3个小时,原被告双方都表示满意。

“要想真正提升审判质效,合理的审判程序是不可或缺的。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与3种案型相配套的审判程序。”刘力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针对疑难案件上海一中院尝试“四点审判法”,即固定共同点、主审矛盾点、厘清模糊点、消除盲点,确保整个庭审过程都能围绕争议焦点高效进行。

针对普通案件和简单案件则对开庭方式、送达方式等流程都做了简化,保证简案快审。自从审判流程投入运作以来,简单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23.2天。

黄祥青告诉记者,上海一中院将持续探索案件繁简分流之道,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得到合理分配,让审判力量发挥在最需要的地方,最终达到审判效率和审判质量兼顾的目的。(记者 余东明 见习记者 黄浩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0:38:30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31 15:02:10 | 查看全部
天网恢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31 15:02:20 | 查看全部
哪里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31 15:02:39 | 查看全部
天涯海角也要追到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