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1|回复: 0

[转帖专区] 不待下雪先送炭

发表于 2018-10-31 16:55: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林昕翔

  霜降已过,立冬将至,天气日渐转寒。可以想见,再过一段时间,各部队的领导机关为基层官兵“送温暖”的举措就会纷纷见诸于报纸上、材料中。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一个问题:“雪中送炭”诚然是好事,但是“送炭”非要在“雪中”吗?更何况,一些边疆地区“胡天八月即飞雪”,现在已经很冷了,“送温暖”又何必等到年关来临之际,或是大雪封山之时?

  “雪中送炭”,是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雪前送炭”,则是把握规律、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问题出现之前。显然,“雪前送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因而也更受基层欢迎。实际上,如果把官兵冷暖挂在心头,就理应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让服务更细致、更贴心。“不等战士开口,实事办到心头”,才能把好事办得更好。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也能做到倾听基层呼声、了解官兵诉求,但多是属于“应激”式的。至于主动地、经常地了解基层的问题和困难,则往往做得不够。殊不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如果“哪里漏了堵哪里”,总是被动应付,就难免“按下葫芦起了瓢”,搞得手忙脚乱。如此一来,就难以尽好领导机关的服务之责。

  要做到“雪前送炭”,光是坐在办公室里看“天气预报”是行不通的,需要经常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尽快解决基层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需要一种勇于任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一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工作作风,一种把握规律、敢为人先的能力素质。

  毋庸讳言,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喜欢“雪中送炭”,无非是把“雪”当成背景,做做应景文章,显得场面好看。他们但凡为基层做点什么事,总是喜欢挑日子、讲排场,不是逢年过节不做,主要领导没空不做,声势不够壮大不做。这种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也有一些人,之所以不愿意“雪前送炭”,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是潜绩,出了问题再解决则是显绩。他们送出去的“炭”,只是捞取政绩的一种工具,与其说是要温暖官兵,不如说是显摆自己。这种做法,就更加不可取了。

  当然,领导机关想得再细,也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雪中送炭”总比下雪了还不想送炭、不会送炭要好。对基层真关心、对战士真动情,干工作一年四季都保持“恒温”,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点赞,达到暖兵心、提士气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