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4|回复: 1

[转贴] 一条敢于活埋自己的鱼

发表于 2018-10-31 18:25: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永波



在干旱的非洲,人们有时候吃鱼却不是从水里捞,而是抡起锄头在地里挖。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在非洲有些地区,在地里挖鱼并不是秘密,常常有经验丰富的当地人在想吃鱼的时候拿着锄头在干涸的河床挖掘。听着吭吭的挖掘声,看到尘土飞扬的场面,你以为这人是在挖土豆,但是他挖出来的确实是一条鱼。

这种能被人们抡起锄头在地里挖出来的鱼叫肺鱼,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淡水鱼,目前全球仅在非洲、南美洲等少数地区有分布,是一种在恐龙时代就存在的活化石般的生物。肺鱼为什么能在一滴水都没有的土里存活,这要从当地的自然环境说起。

在干旱的非洲大陆,随着旱季的到来,河流开始断流,几处低洼处的存水也随着烈日的暴晒而不断缩小。无处可逃的鱼儿大概已经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不断地蹦出水面来表达恐惧。但是谁也无法阻止干旱的步伐,几天后,河床彻底干涸,龟裂,除了一层各类动物的白骨,河床上已经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了。

然而,看不到生命并不等于没有生命,肺鱼还活着,它就在已经干涸的河床地下。

在雨量充沛的季节,非洲肺鱼和其他鱼类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河流里生活,以小鱼、小虾为食。但是几亿年的进化使肺鱼有了对自然规律的感知能力,它知道不久的将来干旱就要来临,所以在食物丰富的雨季,它拼命地吃,不断地积累脂肪。

旱季终于来临,河水不断干涸,无处可逃的其他鱼类只能坐以待毙,肺鱼却有自己的打算。在夜晚,肺鱼趁着河底还有一点淤泥,开始挖掘洞穴,经过艰苦的挖掘,一个离地面二三十厘米的洞穴终于完成。为了防止脱水,肺鱼将身体团成一个球,用分泌物加泥土做成茧壳和外界隔绝。为了能最大限度地维持体力,它的代谢率会降低到最低点,缓慢地燃烧着原有脂肪维生。肺鱼就这样勇敢地把自己“活埋”了,只有当河水再次淹没这个地方时,肺鱼才会苏醒过来。但是这个等待有多久,谁也说不准。曾有纪录片拍到一条肺鱼被当地农民在河床取土的时候无意地取回家,做成了砖砌在了墙上,几年后的一天,大雨倾盆,这块土砖被雨水浸泡瓦解,一条肺鱼从墙上顺着雨水飞流直下游到了河里,这才得以重生,肺鱼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科学研究发现,肺鱼离开水依然能存活的原因是肺鱼除了会用鳃呼吸外,它还能用鳔呼吸。但肺鱼最让人敬佩的不是它能用两种方式呼吸,而是它对生的向往和由此衍生出来的超强的忍耐力。即使命运再残酷,肺鱼也從不轻易缴械投降,它始终以忍着不死的坚韧与严酷的外界环境对抗着,直至重生。这或许便是肺鱼这个物种能存活了三亿年,从恐龙时代一直繁衍至今的原因。

(摘自《高考季》2018年第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 12:19:3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