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9|回复: 0

生育对乳腺保护作用 指30岁以前足月产者

发表于 2018-11-2 16:15: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每年的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医师刘仁斌30日称,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已婚者的2倍。但是生育对乳腺保护作用,仅指在30岁以前足月产者,同时,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为不利因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称,根据2018年最新乳腺癌报告显示,中国2014年女性乳腺新发病例约27.89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16.51%,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分别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1位和第5位。做好乳腺癌疾病的预防与筛查及综合治疗的康复促进是肿瘤防控工作的重点。
  刘仁斌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乳腺癌高发年龄为40岁至50岁,而海外是50岁至60岁。目前乳腺癌发病原因不明确,但已知许多因素能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例如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在家族史和与乳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中,发现姐妹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
  此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不科学、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工作压力,单身贵族或丁克族生活;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生活不幸福感,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情绪不稳定等,都是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因素。
  刘仁斌表示,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有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此妇女不能随便补充雌、孕激素;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
  目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仍是医学界推行预防乳腺癌发生的方式。刘仁斌表示,及早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蔡敏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