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p]大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思考
[摘 要] 大安全活动,是将企业所属各生产运行班组,以分专业为主,分片区为辅,集中进行安全活动的的一种管理模式。安全活动本来就是一项群体活动,但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导致目前企业安全活动普遍存在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组织松散等现象。随着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为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务实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本文提出大安全活动这一新生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大安全活动 管理模式 实施思考
安全生产管理,永远是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主题曲,而安全活动又是这主题曲中跳动的音符,它的音色起伏变化直接影响到主题曲的嘹亮与否。随着供电企业进入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型的过渡期,建立、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成为了安全生产管理新的制高点。班组的安全活动,是企业一直沿用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长期的实施运作中,这一载体已经渐渐呈现出自身的不足,难以适应企业建设安全文化同步跟进的要求。
第一、班组安全活动现状分析:
供电企业班组点多面广,生产任务繁重,个别班组长和安全员文化、业务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偏低的客观因素;以及部分班组长、安全员,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自身平时又缺乏学习的主观原因。导致目前供电企业班组安全活动的现状,普遍存在质量不高、内容贫乏等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活动针对性不够、局限性大,主题不鲜明。班组的安全活动只是简单的学习宣读一些安全简报、事故通报,不能通过学习进行深入细致、举一反三的分析,以贴近班组工作的实际为着力点,挖掘自己身边的事故隐患及危险点等方面的不足,更谈不上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控”和“在控”。
2、其次是活动缺乏创新、缺乏活力。安全活动方式陈旧流于形式,使活动变成了班站长和安全员的独脚戏,员工学习被动,积极性低,久而久之就滋生出厌烦情绪,无法产生共有的认同感,讨论不到位,活动质量普遍不高,安全活动形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固定模式。
3、再者是安全活动的参与者少,涵盖面窄。企业管理人员极少参加班组的安全活动,仍停留于检查记录的阶段,“一支笔、一言堂”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出现虚假记录,使安全活动失去了价值,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大安全活动模式实施方法:
大安全活动是在班组保持过好每周安全活动的基础上,对班组安全活动进行提高,突破“小”班组安全活动的局限性、片面性,以分专业、分片区为单位创新安全活动形式,使安全活动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持续性,同时对安全生产有实质性指导意义。大安全活动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活动的组织:
组织形式可以根据供电企业班组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是以分专业为主,分片区为辅,以先进、骨干班组为领头羊,带领一般、落后班组交叉开展大安全活动,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企业建立安全文化务实基础。
(2)活动计划、方案制定:
由企业根据整体工作的规划与安排,统一进行大安全活动计划、方案的制定,使活动有组织的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3)活动的方式:
各组原则上一个季度进行一次大安全活动;采用东道主制,即一个班组负责主办一次;变电站班组原则上在东道主所在地集中进行。
(4)活动参加人员:
东道主成员;其它班组参加人员(变电站值守人员除外);企业领导、安全员及技术专职等;其它邀请及观摩人员(上级安全监察部门成员,其它专业人员等)。
(5)活动的内容:
文件传达;运行分析;事故预控;培训学习;班组管理等,由东道主拟订活动全部议程。
(6)活动的要求:
主题重点确定;幻灯片陈述;点名发言制;自主记录;从而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7)活动质量管理:
由参加活动的各个班组汇总书面纪要,制定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措施,提交企业管理层进行监察、考核。
(8)活动所需器材:
笔记本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台。
(9)其他说明:
参加班站及人员安排好工作;偏远组由企业统一安排车辆;东道主可适当邀请其它人员参加;其它人员也可要求参加。
第三、大安全活动实施思考:
开展大安全活动构想的定位,是围绕“安全包含着文化,文化作用与安全”为主题,通过两者的互相渗透、延伸,以文化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因地制宜,以“新、活、实”为要求安排活动内容。致力创建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从而促进企业安全活动质量和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大安全活动要做到大而不空,大而不滥,具有特色,建议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创新形式:创新形式并非可以取代一切的济世良方,而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率的、敢于正视安全问题的精神和意识,并配之以相应的方法、途径等,则安全工作就会卓有成效。我们应该看到,班组安全活动因为是单个行动、势单力薄、同时受环境、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在开展活动时往往存在气氛不活跃、分析不具体等弊端。大安全活动采用按专业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在形式上可采取两票改错、事故找茬、主题辩论等开展活动,把严肃性和多样性、趣味性结合起来。配合运用幻灯片投影相关图片、数据表格等支持依据,使活动的讨论分析图文并茂、气氛活跃,整体打造平等、和谐、有序的活动氛围。
(2)员工为主: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大安全活动应以员工为主。每天工作在各种施工现场的员工对安全工作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可能存在对某些问题认识不深刻,语言表达也比较粗浅,但他们却往往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他们的发言为导向,经过一定的过滤和筛选,我们就会开发出新的工作思路。因此大安全活动一定要充分以员工为主,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并做到发言有理有依,调动员工参与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变“围绕活动”为“参与活动”,从而确实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3)提高质量:这里说的提高质量是企业对安全活动效果的一种“感知”,是指员工过完安全活动后的工作表现与企业对安全活动效果期望的概括。提高质量,主要应避免出现班组安全活动个人发言无数据、理论支持,随意性较大,没有针对的重点,“东一榔头、西一锤”的现象。按专业集中一次,就针对当前企业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有共同性、突出性的问题或者结合季节特点需要关注的工作重点、难点及其他单位事故通报等主题进行广泛讨论分析,并联系本企业工作实际得到解决方法、事故预控措施等成果。同时管理人员的参与,可以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职工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做到及时调查、落实、反馈或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切实解决和排除的班组安全工作的难处和障碍。
(4)互相促进:互相促进的支持基础不是单独个体班组的安全活动,而是以企业、专业整体为依托,有序进行活动。多个班组的参与赋予大安全活动更广阔的拓展和延伸的弹性空间,使安全活动这一音符找回自己最优美的音色。弹性的空间,打破班组安全活动的“闭门造车”约束框架,为班组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打开了更多的学习之门,通过各班组安全工作经验的交流沟通,达到班组之间的求同存异、借镜对照、互为补差、互相促进和共享成果的目的。
(5)持续改进:就是以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大安全活动模式实施方法、具体操作为中心,边探索边改进。紧紧围绕改进活动正常开展中出现的细节问题,通过全员参与及活动向的目标化、日常化、制度化发展而加以改进活动,使大安全活动更加的贴近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和实际,从而真正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而服务。因此,大安全活动做为一个可操作的安全管理载体,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可以在每次活动后结合进行员工体会讨论,为活动的改进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企业管理层也可周期性地按照“目标化、日常化、制度化”的准则进行评价,以识别具有改进的潜力的环节。
大安全活动模式提出后,赣州供电公司龙南分公司已经进行了实施尝试,分别开展了输电线路专业班组和变电运行片区班组活动多次活动,从目前活动情况看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安全活动为企业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季季有活动”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真正把安全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在员工中掀起了“共谱安全曲,同唱平安歌”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的新高潮。
撰稿人:温余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