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威海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批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示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全国造 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 城市。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之间。三面环海,一面接 陆,北与辽东半岛犄角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与烟台、青岛比邻接壤,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全市总 面积5463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其中市区面积731万平方公里,人口52.2万。威海市花是桂花,市树是合欢树。
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威海,花满街,树成荫,宁静、整洁的市容环境,使这里成为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秦始皇称之为“天之尽头”,她突出于黄海中部,扼渤海海口,连南北海防,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军港之一。公元1398年明朝在这里设卫屯兵,始称“威海卫”,寓意“威震海上”;1888年,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在这里诞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在这里爆发;1898年被英国租借,1930年收回主权。
刘公岛,北洋水师提督府,缅怀甲午海战。成山头,天之尽头,始皇勒石之地,四顾苍茫,唯海与自己而已。威海山水秀丽,古迹众多,除刘公岛、成山头这两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外,还有 “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和中国最大的天鹅湖,是你避暑、疗养、休闲的胜地。
威海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是旅游避暑胜地。1996年威海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100个范例城市之一。1998年,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威海民俗文化活动和国际性节会丰富多采。荣成的国际渔民节,展示了胶东渔民文化和渔家风情;乳山国际侨友联谊会,以侨为媒,广交八方朋友。
威海市现有各级各类医院85处,其中一级甲等医院19处,二级甲等医院6处,有三处医院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国家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威海市立医院和威海所辖各市区医院均专门设立了外商医疗保健门诊,为外商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外商就医医药费收取与威海本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目前有2000多外国人常驻威海,有200多名他们的子女在威海各级各类学校就读,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
威海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从一般公寓楼到高级豪华别墅应有尽有,价格适中,租买皆可,适合海外人士在威海定居或临时居住,购房、租房均享受国民待遇。
威海市政府为了给来威海的外国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两个外国人生活小区:一个欧美生活区、一个日韩生活区。每个生活区内都建有国际学校、医院、娱乐、健身场所。
【 自然环境 】
【地质】 威海市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其南侧与胶莱坳陷的东部边缘接壤。境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胶东群、中生界上侏罗系莱阳组和白垩系下统青山组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皱构造有乳山——威海复背斜,其轴在乳山台依,向北东经昆嵛山主峰、汪疃、羊亭,在田村倾没,轴向北东。断裂构造有近南北向的双岛断裂,北北东向的金牛山断裂和老母猪河断裂,北东向的牟平——即墨断裂(迹经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岛断裂、海埠神道口断裂、俚岛海西头断裂。岩浆岩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嵛山岩体和文登岩体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阶段的伟德山岩体和石岛岩体、崂山阶段的槎山岩体和龙须岛岩体。
【地形】 威海市为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和缓,除少数山峰海拔500米以上外,大部分为200~300米的波状丘陵。 山体多岩石裸露,土层覆盖较薄;平原多为滨海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河网密布,地表排水良好。
【水文】 威海市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枯水季节多断流。全市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母猪河、乳山河、黄垒河三条较大河流贯穿于文登、乳山两市境内,总流域面积288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母猪河流域面积最大,流域面积1278平方公里。境内河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有94条,其中大于10公里的有44条,黄垒河最长,全长69公里。河网平均密度为0.22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0.36左右,2003年径流系数为0.47。
【土壤】 全市土壤类型有棕壤、潮土、盐土、风沙土、褐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土,共7个土类。依其各自的发育程度、附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又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浆化棕壤、潮土、盐化潮土、褐土、滨海盐土、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潜育水稻土、山地草甸土等13个亚类、18个土属、153个土种。 棕壤土类是全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遍及全市的山丘地区,占土壤总面积的83.5%。潮土类为威海市第二位的分布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13.2%。 从土壤(耕层)质地可归为三大类:砂性土、轻壤土、中壤土。从土体构型可分为15种类型,按其对作物的影响主要归纳为五大类型:均壤质型,均沙、夹沙、夹砾石型,夹粘、均粘型,夹白浆型,硬(酥)石底型。从化学性状看,威海市成土母质大部分为酸性岩风化物,土壤PH值在5.2~8.1之间,平均为6.4。土壤代换量平均在6.5me/100g土,保肥能力弱。全市土壤平均碳氮比在8.5∶1~9.6∶1之间,比例比较协调。
【海域】 威海北、东、南三面为黄海环绕,海岸线总长985.9公里,约占山东省的33%,全国的6%。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沿海有大小港湾30多处,岬角20多个,并有众多优质海滩分布。全市大小海岛114个,其中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84个,有居民岛屿6个。
【 气候 】 威海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另外,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1.9℃,历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38.2小时。2004年,全市气温偏高;降水荣成偏少,其他市区偏多;光照偏少。

【 土地资源 】
全市土地总面积54.36万公顷,其中,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5.77%,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岛屿占0.28%,滩涂占4.01%。耕地面积18.21万公顷。

【 水资源 】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外无客水入境,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年径流量262.4毫米,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75亿立方米,扣除两者重复量2.73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28亿立方米。
【 生物资源 】
威海海域广阔,浅海和潮间带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资料统计,全市海域平均生物量为 353克/平方米,平均生物密度586个/平方米; 有生物资源779种,其中,动物647种,植物132种。动物中,鱼类主要有大黄鱼、小黄鱼、梭鱼、鲻鱼、鲈鱼、鲅鱼、青鳞鱼、太平洋鲱鱼、鲳鱼、黄姑、比目鱼等100余种;、虾蟹类主要有鹰爪虾、对虾、毛虾、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等;贝类主要有栉孔扇贝、鲍鱼、泥蚶、菲律宾蛤仔、文蛤、毛蚶、魁蚶、牡蛎、中国蛤蜊、四角蛤蜊、贻贝、青蛤等;棘皮类中有刺参、海蜇、马粪海胆、海星等。植物中,藻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石花菜、条斑紫菜、大叶藻等。
 
陆生野生哺乳动物有梅花鹿、狐狸、豹猫、獾、黄鼬、刺猬、野兔、蝙蝠等。鸟类已查到250 种,其中候鸟、旅鸟占70%以上,留鸟种类较少。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Ⅰ级的有梅花鹿、中华秋沙鸭、金雕、黑鹳4种,Ⅱ级的有大天鹅、鸳鸯、灰鹤、苍鹰等12种;其余鸟类及狐狸、豹猫、獾、黄鼬、刺猬等列入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经济植物70科248种,如车前、地黄、天麻、黄芩、远志、半夏等;野生牧草12科92种,如马唐、黄背草、白茅草等;木本植物70科457种,其中乔木315种,如黑松、刺槐、麻栎、法桐、苹果、梨、桃、银杏、板栗等;灌木112种,如紫穗槐、胡枝子等;藤本30种,如葛藤、 紫藤、蔓荆、爬墙虎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

【 旅游资源 】
 | 威海旅游资源丰富,有海岛海岸、城市园林、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十多种类型。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游览景区(点)80多处。境内千公里海岸线上,有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刘公岛、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方好望角天尽头、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亚洲最大的天鹅栖息地天鹅湖、大东胜境——铁槎山、天下第一滩——银滩等名胜景观。全市形成了“一线(千公里海岸线)、六区(中心城市、海滨生态、渔家风情、温泉疗养、传统文化、休闲度假)”的旅游格局。
| 刘公岛 |  | 成山头 |  |  | 环翠楼公园 | 唐朝古寺法华院 |  |  | 威海公园 | 中央电视台影视动画城 |
【 矿产资源 】
威海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47种(含亚矿种),其中,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33种,能源矿产1种,水汽矿产2种。已开发利用的26种,探明储量矿产22种,探明具有工业规模的矿床103处,其中大型矿床17处,中型20处,小型66处。黄金、磁铁、石英砂、花岗岩、锆英砂、铍、地热等资源在全国、全省分别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金矿占全省探明储量的8.9%,居第三位;银矿占全省探明资源储量的10.4%;玻璃用砂占全省探明资源储量75.7%;锆英石资源储量全部集中在威海市.
威海美景: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闻名遐迩的中日甲午战争古战场——刘公岛上,占刘公岛总面积的74%,森林覆盖率高达87%。甲午海战遗址等名胜古迹遍布园内,属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区”,也是全国唯一的“海上森林公园”。?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在刘公岛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林场与公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公园内苍松翠柏,风景独特,且有数百头野生梅花鹿出没林中,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之美誉。公园内不仅有6座清朝时期古炮台,还有北洋海军忠魂碑、刘公像、刘公亭、动物园、观海楼、五花石、梅花鹿园、板疆、钓鱼台、听涛亭等20多处自然景观。漫步森林公园,既可尽情游览丰富的文物古迹,也可沿途远眺如诗如画的海岛风光,使您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博物馆正门 历史沧桑 演练沙盘 丁汝昌殉国处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主题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馆址设在刘公岛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该馆从1985年到现在共接待110多个国家的近千万观众,其中包括9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9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一百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为甲午战争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博物馆现在开放的参观景点有提督署、龙王庙、丁汝昌寓所、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水师学堂、东泓炮台、公所后炮台、旗顶山炮台,总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目前,馆内藏有历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文物资料200多件,打捞舰船文物300多件。
?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甲午战争纪念地专门的管理、保护机构,所辖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的历史遗迹28处。1988年1月,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以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特色鲜明的陈列展示,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观众。建馆以来,这里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以其富有特色的陈列展示,成为后人凭吊甲午故地,敬缅爱国将士,铭记历史教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千百万观众从中汲取了爱国主义精神力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威海三大景区之一,地处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港西北。赤山,早在春秋时期就以雄峙黄海之滨,踞守石岛要港,沟通韩日南亚,商贾云集汇聚而成为我国北方名山。
隋唐建有天门院、竹林寺、红尼庵等寺院。唐穆宗四年(公元八二四年),韩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在此建“赤山法华院”,后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曾三赴赤山,客居此院两年九个月,著写的被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日本圆仁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唐代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元朝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行记》被人们称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不仅是中、日文化邦交史上一部闪灼着耀眼光芒的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关系史上一部彪炳千秋的不朽丰碑。
深入地对它进行研究不仅能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唐代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情况,而且对中、日文化的友好邦交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和意义。),遂使此地成为佛教胜地和中韩日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地。

景区现有威海唯一的佛教寺院——赤山法华院、世界最大规模的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极乐菩萨界、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赤山明神(大明圣境)、反映胶东历史变迁事象的民俗博物馆——荣成民俗馆、北方建立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赤山禅院、法华塔、张保皋传记馆、民间艺术馆、天门潭公园等10大景观区, 并与罕见的自然奇观——仰天大佛、森林公园、海上乐园、海滨浴场、凤凰湖、花村、画村、渔村等连点成线,是宗教信仰朝圣、游览山海景观、 体验海岛民俗、享受生态休闲的世外桃源。
请大家看大门上方书写着“石语灵禅”的匾额,这是我国当代文坛才子、著名作家齐白石徒孙、空军创作室主任韩静霆先生书写的。“石语”两字是说石头会说话,“灵”是具有灵气;“禅”原指僧道打坐,这里指超脱凡俗的高超意境。“石语灵禅”告诉我们观赏奇石不仅要欣赏奇石的造型,还要感悟奇石所深藏的内涵与哲理,达到人石合一的境界,从中获得最大的愉悦和满足。
威海乳山市银滩旅游度假区位于乳山市境内的东南海滨,1992年7月开始兴建,1994年7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65平方公里。在沿海岸线20多公里的带状规划区内,林秀海碧,礁奇滩曲,集山、海、岛、湖、泉、河、林为一体,特别是绵延20多公里长的沙滩,坡缓滩平,沙质细腻松软,洁白如银,“银滩”因此而得名,被誉为“天下第一滩”。区内还有全国最早的潮汐发电站,拥有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的潮汐湖,以及珍珠湾、白浪湾、宫家岛、三观亭、仙人桥、万亩海防松林带等自然景观,是天然的旅游度假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