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81|回复: 1

向刘医生学学职业精神(民生观)

发表于 2018-11-19 16:32: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向刘医生学学职业精神(民生观)
刘 念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19日   13 版)

  大家都按照职业标准干好自己的工作,一定会人人受益

  最近,四川的刘蔚大夫遇上一道选择题。晚上8点,3岁的女儿突然呕吐得厉害,而且还发着烧!正和妻子准备送孩子上医院时,电话响了,他的病人半小时前消化道出血,需要手术!这咋办?抱孩子到了医院,一看这孩子精神萎靡,连那患者都劝:大夫,先看看孩子,我等一会儿。可是大夫不答应,让女儿等着,完成手术后才来给她看病。
  消息传开,大家都感动得不行。这个大夫医德没得说啊,先人后己,多好的医生!
  先人后己,当然值得称赞,但笔者细读新闻,还发现了一个细节:这大夫有个判断:女儿呕吐出来后,可能没有大碍;而那个患者,表面看着没事,其实随时可能大出血。这样看来,大夫的逻辑就清楚了:先治病情严重、危险的。这多少也解开了笔者心中的一个小疑惑:要是女儿都情况严重了,不管不问,还非得去救病情不紧急的患者,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否则这样的“医德”就有点不合常情常理了。
  发现了这个细节,并没有降低我对这位医生的敬意。这是医生的职业精神,值得点赞。
  职业精神,就是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去判断,按照职业规范去办事,不因人情羁绊而改变。春秋时,晋平公问祁黄羊,有个职位缺人,谁干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愣了:“他不是你的仇人吗?”“您问的是谁适合干这份工作,没问是不是我的仇人。”后来又有职位,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这回推荐的是祁午。“这不是你儿子吗?”“您问的是谁合适,没问是不是我儿子。”这就是著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孔子赞之曰“公”,祁黄羊,就是职业的举贤人。
  回到医生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学习的,正是他不分亲疏,以病情严重程度排序的职业精神。当裁判,就应该按照规则办事,不能因为主场、客场有所区别;当厨师,就得保障自己手下的食材干干净净,自己吃和顾客吃得一个标准;当酒店的保洁人员,就得以干净卫生为操守,拿脏毛巾擦杯子的事,没人瞧见也不能干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职业,其实就是一种道德。大家都按照职业标准,干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待别人事如待自家事,一定会人人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9 22:10:34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