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江西防总办副主任平其俊,由于接受央视一段3分钟的电话连线采访,让“平主任”闻名天下,骂声一片。他觉得自己说了“正确”的官话,但生活却陷入了“麻烦之中”。近日,平其俊似乎已经没有争议了,就连平其俊本人也感觉“自己已是一块黑炭,无法洗白”。在网络上,平其俊或者“平主任”的标签是“拍马屁”和“官腔”。哪怕是一些简单辩驳之词,也会被众网友一起“扑灭”!多年从事“水利防汛”的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面对网上“汹涌的浪潮”显得手足无措。(7月13日《中国经济周刊》)
平主任获得舆论关注,源自3分钟并不顺畅的对话。不顺畅的原因,不在于主持人和平主任的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而在于两者的话语体系有所不同。尽管,双方都知道在有限的时间,简短的对话中应该把重要的事实传递给观众,但是双方对何为事实,何为重要事实的理解不同。
在主持人看来,最重要的事实是决堤面积和群众的安置情况;而在平主任看来,最重要的事实,就是领导的高度重视。话语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双方对话的不流畅。
也正是这种话语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平主任再次接受采访时,依然“自觉未讲错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