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865|回复: 58

再作修改 细化等级:激发技工攀爬“金字塔”动力

发表于 2008-1-11 20:11: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级工不愿学技术,高级工少,技师匮乏,成为国内众多企业的难题。一些企业年薪10万招不到优秀技工,已不再是新闻。如何破解难题,重庆市率先在全国推行细化职工职业资格等级工作,松藻煤电公司成为全市十家试点企业之一,将国家传统的5级资格考试,细化为11级。今年该 公司首次推行中级工也享受技术津贴,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
              细化等级:激发技工攀爬“金字塔”动力(标题)
                      杨锦竺  唐国耀   陈峰一凡
    1月10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机修总厂的敖敏、王政强、谢儒荣等15名技工,心情异常激动和兴奋。他们拿到了钳工中一级、高二级、焊工中一级、高二级的重庆市细化企业职工职业资格等级技能卡。
    这是历史的定格。他们骄傲,他们荣耀。他们是重庆煤炭系统获取新卡的第一批人,名字将被载入史册。公司宣布细化等级在松藻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为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培养技能人才,自2006年6月起,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细化企业职工技能资格等级试点工作。传统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初、中、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而现在的等级分为,初一、二、三级;中一、二、三级;高一、二、三级;技师和高级技师11个等级。此举目的是使企业技能劳动者每年都用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充分调动劳动者不断提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分配制度改革,使不同技能劳动者可获得更合适的待遇。
  重庆市决定在松藻煤电、长安集团公司、重庆轨道交通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试点。
  松藻煤电选择了技工较密集的机修总厂试点。根据职业资格等级考评条件,申报中级及其以下等级考评的工种,原则上不受从事本工种年限的限制。申报高级工考评,需取得中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工作2年以上,方可申报。考评则采取工作业绩、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三项考试。一年多来,通过细化等级考试,15名技工晋级成功,并于今年1月10日,拿到了细化等级技能卡。
  刚获钳工高二级的王政强说,“细化的好处在于更能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技能。”他说,过去考级梯步大难跨越,现在细化后,爬梯步平缓得多,考起来容易得多。
  松藻煤电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唐国耀说,过去,每次晋级需要5~10年专业工作时间,考试时间跨度大,难度大。现在考级从事专业时间缩短为2年,考级难度也有所下降。
  他形象地说,如把考中级比作学生考高中,过去的考级则要求初中生必须考上重点高中,成功比例很小。而现在则不用一步到位,考不上重高,可考职高、考普高,待机会成熟再上大学。同样,考高级也有一个缓和的过渡期,利于技工正常成长。“不至于一棒子把人打懵,丧失技工考级信心。”
    松藻煤电机修总厂厂长翁益祥说,细化等级在该厂试点以来,取得明显效果。员工学技术积极性高涨,安全事故为“零”。他表示,今年还将在车工、电工等工种,推行细化等级,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
  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胡晓峰称,今年,该公司将在矿区范围内推广,把细化等级应用到采、掘、机、通、运等几十个工种上,全面提升技工素质。
  唐国耀说,“细化等级鉴定,涉及面广,不仅在煤矿很实用,在全国各行业都有推广价值。”他说,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技术、人才、安全息息相关,技工不学技,连简单的故障都无法处理,直接威胁安全生产。一旦出事,将给企业和矿工家庭带来巨大损失。细化之后,技工学习激情高涨,技能必将得以提升,能较好地确保安全生产。
  与此同时,该公司今年还将中级工纳入享受津贴的人群。凡是受聘的中一、二、三级技工,每月享受30~50元津贴,更高等级则享受更多津贴。从2008年1月起执行。 还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员工学技术,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凡考级合格,可报销鉴定费,书本费等; 每年拿出60多万元,奖励技工星级人才。
 政策到位,技工对未来发展看好。运销部钳工肖勇说,“有良好的政策,丰厚的待遇,考级如此细化,我要认真学习,对自己很有利。”
高级电工黄昌林说,“考技师是我的金字塔目标,有了细化等级考试,我不再畏惧,它激发了我攀爬最高目标的动力。”
    据悉,松藻煤电公司拟定细化技工晋级的长远规划:08年将对1400名技工进行细化等级鉴定,到2010年,要对技工总数50%的人员进行细化等级鉴定,技师人才从现有的55人,增加到上百人,筑牢煤矿安全屏障。

  图为:首批拿到新证的技工开心极了
  通联:重庆市松藻煤电公司运销部           邮编:401446
  电话:13251492868

笔者评说:激发技工学技术是企业之福(标题)
    常听员工聊天说,国内好多企业都打出年薪5万、10万、甚至二三十万都难招高级技工的信息。他们叹息的是自个本事不够,无法胜任。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很普遍。笔者在百度输入“技工缺乏”几个字,页面上呈现出许多相关标题新闻:《深圳,技工严重缺乏影响产品质量提升》、《六成企业担心技工缺乏》、《印刷包装业熟练技工缺乏困扰长三角》等。技工缺乏成为国内各行业的一大担忧。人们惊呼,中国找一名合格的高级技工比找一名研究生还要难得多。
    企业为何高薪难求人才,技工素质为何偏低。笔者认为,这与激励机制,与考级体制等有关。
    在市场化的今天,物价飙升,消费剧增,子女上学、住房、看病、赡养老人等开支颇大。有员工说,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但怕学技术。
    按照传统的五级考试方式,每晋一级需5~10年,且成功机率很小。而应对每次考试,需耗费技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考试失败,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让人丧失重考信心。对多次考试晋级失败的员工打击更大。
    有技工认为,传统的考级,犹如鲤鱼跳龙门,考重点大学一样,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他们不能为了犹如爬珠峰式的晋级,而耽搁了照料家庭。他们只好转移心思,把精力放到其它事务上。笔者认识的一些员工,他们下班后,再去跑摩的、摆小摊,显得更实惠。
    技工不愿学技术,却给企业带来了困境。媒体报道,近年来,国内不少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与技术落后、缺乏技术人才有关。给国家、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损失。
    08年,松藻煤电推行了细化等级措施,给各档次的技工搭建了跨越的桥梁,为跳“龙门”的技工铺设了更密的阶梯,让大多数技工循序渐进成长,增强学技术的信心。与此同时,还让中级工享受津贴、考试经费可报销等举措,对促进技工学技术,钻业务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让员工时时尝到学技术的甜头,激发了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此外,考级难度降低、晋级时间缩短、优惠政策多、评选星级技工等,给员工带来了更多实惠,大家觉得学技术更有奔头。对企业而言,获利更多。技工队伍壮大,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事故,换得无穷的经济利益。
    松藻是重庆市推行细化技能等级的一个试点单位,虽说最后的成果尚待观察,但从现有的发展状况看,至少它已激发起了技工学技术的热情,深受技工喜欢。技工们认为此举很实用,他们对未来发展看到了希望,对学技术充满了信心。
    展望国内形势,笔者认为该措施适合国内各行业。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日益强大,工业化发展迅速,企业对技工的需求量更大。在大学生就业难,技工走俏的今天,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现象增多。作为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实用性技术人才,而不是名义上的技工。而现有的技工队伍中,技能成熟者少,更多的技工犹如沉睡的巨狮,需要去激发他们,调动他们学习技术的积极性,提升技能。
    拥有强大的技工队伍,打造一批高技能人才,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巨大的财富,是企业之幸事。松藻的试点经验,给各企业提供了参考价值,如何更好地打造高素质的技工队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人士共同思考,献计献策,促进社会发展,繁荣经济。(杨锦竺)

图为:首批拿到新卡的技工开心极了

图为:首批拿到新卡的技工开心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0:14:32 | 查看全部
先站位置 ,后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20:19:26 | 查看全部
谢谢天涯老师!我明天要到县城参加自学考试,可能无法回帖。还望你和各位老师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0:21:1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0:30:46 | 查看全部
认真学习完了,向杨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3:05:44 | 查看全部
认真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3:08:02 | 查看全部
杨老师写的稿子就是中看,角度选得好,内容也引人入胜,征对稿子准备的材料不仅充分,而且极有深度.拜读了.
            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3:08: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3:32:35 | 查看全部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稿子不错,我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 14:56:05 | 查看全部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