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当代最大的一场政治灾难。但“文革”时期形成的书报刊极具时代特色,政治上虽然千篇一律,但形式上却丰富多样。
书:以红宝书最为火热。不仅名目多,版本也多。近十几年来,因为“文革”遗物一直深受藏家珍爱,所以市场价长期处于稳中渐升状态。以1966年3月《毛主席语录》为例,1990 年北京市场5——8元,1995年10——15元,2000年20——30元,现在,品相好的到达60元甚至更高。
报:以各地区、各单位红卫兵组织印制的小报最为丰富常见的大约有千余种。“文革小报”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是1992年至1996年期间。那时,北京旧货市场刚刚建立,大量的文革小报涌入市场,普通铅印4开小报5角一份,品相好的1元,创刊号2——3元。到1995年翻了一番。2000年普通文革小报10——15元,创刊号40元,现在品佳者又翻了一番,名小报创刊号要价在200元。
文革小报中的画报类,如《红画兵》、《工农兵画报》、《美术战报》、《红卫兵画刊》等,价位一直与创刊号等同,现在约150——240元之间。
文革小报最知名者为《群丑图》和《百丑图》。
《群丑图》是清华大学头子蒯大富致使美工学术翁如兰画的,画面将刘少奇、邓小平等37位中央老干部高度丑化。1967年2月22日北京《东方红》小报第一次刊登,以后北京及上海、西安等地多份小报转载,并被传到国外,造成极坏影响。《百丑图》是指刊登在1967年9月第7期《红画兵》上的一组漫画,没有标题。图画将国家老干部、老文化文艺工作者50名,河北天津地方老干部和文化文艺工作者7名以及14名帝国主义分子和中国历史反动派头像放在一起丑画。
《群丑图》、《百丑图》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1994年曾一度炒到1500元。“文革”期刊发行无多,因为是“激情燃烧”岁月,期刊节奏显得慢,不能满足^造**者狂欲,所以不太受重视。惟1967年9月《工农兵》增刊——“履历表”最知名,内中刊有对刘少奇、邓小平等肆意丑化的“简历”。
虽然粉碎了“四人帮”,但在漫画中,不少作品仍把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与林彪、“四人帮”混为一谈加以丑化,文革遗风依然突出。另外,这类作品中一部分还宣传“两个凡是”的思想,极“左”思潮依然泛滥。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这类美术作品亦被大量查禁、销毁,使其存量骤减。尽管如今这些作品中的某些精品已被收藏者追捧至很高的价位,但欲把它们再版印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使得它具有很强的升值空间。
再有粉碎“四人帮”美术作品大多数出自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名画家之手,粉碎“四人帮”使他们获得了解放和新生,创作激情一触即发,艺术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像蔡振华、张乐平、华君武、丁聪、詹同、韩伍、毛用坤、范一辛等,其中涌现了如《粉碎“四人帮”》、《终于上台》、《螳臂挡车》、《大喜人心》、《誓同王、张、江、姚反党集团斗争到底》等漫画,宣传画作品,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今,这些作品在收藏界正备受青睐,业内人士指出,未来3至5年价格会强劲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