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管是“战高温、促生产”还是以人为本开展防暑降温,都要倾听职工心声。经济快速发展,决定了一些特殊行业无法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工作量,来躲避高温。如何维护职工健康权益,又不影响企业生产,满足职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
七月发绒衣究竟为哪般
高矿
7月13日,淮北矿业石台矿掘进三区李保林班发生了一件怪事,班长为每名职工发了一套绒衣,职工张磊告诉笔者:“绒衣是俺们班开展防暑降温活动发的劳保。”这一解释让前去一探究竟的笔者反而更加疑惑了。
连日来,高温来袭,石台矿掘进系统27个班组开展了“科学战高温,安全保生产”活动,班组向工会申请了防暑降温资金,用来购置“送清凉”物品。李保林班为了这笔资金的使用还起了争执。有的职工表示班前班后给职工买冰冻饮料,有的要求发到个人手上,买啥或买与不买,自己决定。老工人苏士宏提议道,现在地面温度高,井下湿度增大,个别巷道仿佛冬天上雾一般,咱们掘进工一个班下来,汗流浃背,图凉快,穿着湿漉漉的窑衣站在巷道里,还有的穿着单薄的窑衣乘坐乘人车,凉爽惬意的同时也带来了感冒,如果我们多配一套绒衣,班后替换,可以保障咱们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安全生产,比冷饮带来的一时痛快强多了。老苏这么一说,班里立刻热闹起来,经过举手表决,大伙一致赞同买绒衣,于是便有了七月发绒衣的怪事。
防暑降温的故事从千篇一律的送西瓜、送清凉,向尊重职工心理需求转变,变惯性思维的“送”为职工做主的“要”,就像李保林班夏天需要绒衣一样,虽然一下子无法理解,职工却乐意接受。
锅炉班程祖专用78天的坚守,向我们展示了防暑降温满足职工生理、精神双重需求的又一生动事例。每年7月份,生服公司老工人程祖专都会申请去烧绿豆汤,早晨4点起床,每天50斤绿豆、50斤白糖,烧成两锅绿豆汤,七点准时送到井口茶水站,下午三点重复清晨的工作,保证三班上下班职工都能喝到绿豆汤。在三十五六度的气温下烧炉子,经受热浪的“烤”验,而且一直烧到9月中旬,没有休班,去年他一个人连续烧了78天。问他,为什么,他说,其实和热浪相比,职工更在乎有没有真正被关心,被尊重,地面和井下温差大,绿豆汤既能消暑又有益健康,和送西瓜、饮料相比,烧绿豆汤持续时间长,而且经济实惠,早年,每当自己升井后,端起一碗绿豆汤,那种辛勤劳作后渴望被关注的感觉相当强烈,而一碗小小的绿豆汤在不经意间承载了许多职工渴望被尊重、关注的心理愿望。虽然,现在大家都有高温补贴,但只要职工喝到绿豆汤心中舒坦、心理愉悦,我就会一直烧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