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90|回复: 0

将粉丝经济拉回正轨

发表于 2018-11-29 15:30: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粉丝经济不仅存在于各类偶像身上,如今,连文学圈也有了粉丝经济魔咒,出现了刷榜事件。近日,微博上有不少作家粉丝声讨“2018你最喜爱的作家投票”存在刷榜情况,并质疑榜单的公正性。一场文学圈的投票,逐渐变成一出闹剧。
  粉丝经济,即粉丝购买偶像的专辑、代言产品等,为偶像创造销量的行为。对粉丝来说,追星是一种减压方式,为原本枯燥无趣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然而,追星不止需要花时间,更需要花钱。喜爱的偶像代言了某品牌产品,粉丝群里便会号召大家大批量购买,甚至不考虑产品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各家粉丝都如此,难免会产生攀比心理。
  如何让粉丝经济回归理性?需各方携手应对。
  首先,粉丝团体内部应建立成熟的管理机制。粉丝团体虽然与其他社会团体有所不同,属于自发集结,但由于经常会涉及金钱往来,因此也应建立完整成熟的管理机制。同时,涉及资金的部分,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监督。完整成熟的管理机制也有利于组织粉丝活动,让粉丝更好地支持偶像。
  其次,作为粉丝个人,应树立理性追星观,在经济能力范围内追星。追星本是一件减压、娱乐自我的事情,不应让其扰乱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以至于最终变成负担。树立理性追星观,认清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追星并不是一件花钱就可以获得同等情感回报的事情,摆正心态、合理支出,才能使追星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剂。
  商业品牌应合理、善意地激发粉丝经济价值,而非激发粉丝攀比心理。作为品牌方,高价请明星代言,自然期望能够借助粉丝经济赚回“票价”。但像此前某品牌所设立的个人销量排行榜以及给排名靠后的明星打上苦脸表情的做法,只会激发粉丝攀比心理,既伤害粉丝感情,也有违商业道德。
  最后,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粉丝群体低龄化的趋势,粉丝经济健康发展道阻且长,还需各方不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