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05|回复: 0

[维权中心] 不理性维权容易适得其反 消费者勿入“过度维权”误区

发表于 2010-7-15 15:43: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午报讯(记者 博 雅)近日,一位消费者向消协反映说,她在两年前买了一双某品牌皮鞋,前不久发现鞋底脱落,于是要求商家调换,遭到拒绝后决定向消协投诉。按照鞋类商品“三包”规定,消费者提出这样的投诉显然是过分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类似情况的过度维权并不鲜见。消协有关人士提醒,不理性的过度维权,容易使人走入误区,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更深层次的伤害。

    消协有关人士介绍,过度维权常常将单一过错变为混合过错,消费者依法维权本来是合理的,但由于采用了过激行为,最后应该得到的损失赔偿也没得到。看上去不大的事,消费者或许会要价数十万元,虽然提出这个要求并无过错,但因为提出的索赔金额没有证据,所以难获法律支持。

    比如:一包饼干里发现一根头发,你要20万,按20万收诉讼费,最后判他得500元,他自己就会明白。所以,消费者应该合理诉讼,计算维权成本。

    消协建议消费者从以下几个途径寻求解决:一是,在双方互相体谅、忍让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二是,遇到不合理的问题可以投诉,寻求民间组织团体,如消协、饭店行业协会等;三是,可以寻求主管管理部门解决;四是,保留好证据,寻求法律解决途径,提起诉讼。按照这样的顺序和途径,有助消费者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权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